去年寒假,我参加了语文课本剧演员的选拔。一个月后,老师告诉我,我被选上了,我要去《王二小》剧组扮演八路军女战士——李副班长,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五一小长假。我一大早就起了床,兴高采烈地拖着爸爸妈妈出了门。我们坐了五个小时的火车到达恩施,然后转大巴去拍摄地点。大巴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前开,晕头转向的我吐了个昏天黑地。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晚上八点钟我们才到达拍摄地点——里耶古城。
咦,这里怎么和我想象中有些不一样呀?没有高楼大厦,街道有些古旧,有不少蚊子,我还看到有人用竹篓背着孩子——对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我来说,这可真新奇!我对妈妈说:“住在这里能舒服吗?”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这里是古城,需要保持独特的风貌。而且你是来拍摄革命题材的课本剧的,不是来度假的,对吗?”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我还是应该把心思放在表演上。
正式拍摄的时间是第二天下午。上午要排练,导演把我和饰演班长、女民兵的大姐姐带到了一栋木头小楼里,我们排练的这场戏是大家一起开会商量怎么打败敌人。随着导演一声“开始”,我马上站起来,冲“班长”立正敬礼。哎呀!我起身太快,腿不小心撞到桌子腿上了!重来!
“ 报告班长,敌人已经打过来了——”哎呀!我忘词了!重来!
“ 大家跟我一起冲出去!”啪!枪掉地上了!这次是“班长”出错了,重来!
“ 嗯,小朋友们刚才都演得很好,情绪很饱满,我们就保持这样,再来一个特写镜头啊,这次看这边的机位。”这一次,谁也没出错,但导演叔叔还是要求再来一遍……就这样反反复复,短短两三分钟的一场戏足足拍了两三个小时,看来拍戏比我想象中难多了!晚上回到宾馆,我吃了两大碗饭……
第三天一大早,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五点半就起床化妆了。导演说,一旦天气好转,随时开拍,可到了下午一点雨还没停。妈妈说可能拍不了了,就让我睡一下。我刚睡着没一会儿,剧组就通知拍摄整部剧的重头戏——王二小牺牲,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我赶紧爬起来,重新梳了一下头发,跟着助理老师一起,冒着蒙蒙细雨,踩着泥泞的山路去外景地。扮演王二小的同学听说要躺在地上,立刻表示不愿意:“地上都是泥,多脏呀!”导演叔叔耐心地开导他:“你扮演的王二小当年牺牲的时候,年龄应该和你差不多。如果没有他和千千万万人民的英勇无畏,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那位同学边听边点头。终于可以开拍了,这场戏,我们从下午两点半一直拍到了傍晚七点。
我拍的最后一场戏是八路军战士向牺牲的王二小致敬。我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敬礼”,到了最后,我真的感觉眼里有泪花在滚动……
三天的拍摄结束了,我觉得拍戏既有意思,也很辛苦,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原来每个行业都不容易,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难怪妈妈说,这样的经历是课堂之外的“课堂”。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603)班
“双减”新鲜事:拍摄课本剧
“双减”新体验:把叙事性的课文改编成剧本,并由学生演员出演,这就是课本剧。课本剧可以在班级的小舞台上演出,也可以由专业的剧组拍摄。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求小演员们在学好课文的同时去查找更多的资料,去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角色的成长经历等,小演员们还要像专业演员一样揣摩角色的情感、心理活动,模仿角色的动作、语气,这样才能为观众奉上一出精彩的戏剧。
“双减”新计划:你了解过剧本吗?即使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剧本和课文的体裁、风格也是完全不同的。你可能是一个作文高手,能轻松写出漂亮的作文,但你未必会写剧本。请你了解一下剧本的特点,尝试把自己喜欢的课文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并邀请小伙伴一起演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