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妈妈共度的菜地时光

我喜欢的那片菜地,不仅是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园,更是我和妈妈以及同学们共同编织美好记忆的天地。

一年前,那片菜地还是一片荒芜。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用双手和汗水一点点改变了它的模样。我们共同锄草、翻土、播种,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我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期待的笑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妈妈不仅教会了我如何种植蔬菜,还引导我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我们会一起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它们的变化。我惊奇地发现,原来绿色生菜和紫色生菜的颜色差异与花青素有关。为了验证这一发现,我和同学们在妈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观察花青素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变化。我们准备了pH 试纸、白醋、碱水、紫色生菜等材料,实验的过程既有趣又充满挑战。我们把紫色生菜洗净、捣碎,加入热水,让它们变成生菜汁溶液,然后把溶液分别倒入三个烧杯。接着,我们在溶液中分别加入白醋、碱水和纯净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两杯溶液的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入白醋的溶液颜色偏橘红色,加入碱水的溶液偏蓝色!原来,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个发现让我们兴奋不已。

接下来,我们还遇到了生菜口感苦涩的问题。经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这与生菜中的莴苣素有关。于是,我们又进行了莴苣素的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我们逐渐揭开了莴苣素的奥秘。这些科学小实验不仅让我对植物的生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我的实验精神、增强了我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菜地里,我还结识了许多有趣的“小伙伴”,有勤劳的蜜蜂、翩翩起舞的蝴蝶和活泼的小鸟,它们给我们的菜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每次从菜地回家,妈妈都会和我分享她的种菜心得和感悟。她告诉我,种植蔬菜除了能收获新鲜的食材,更是一个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过程。她希望我能够珍惜这段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学会观察、思考和探索。

为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我们参加了福建省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我和同学们以生菜的研究为主题,制作了一部科学探究纪录片。我们分工合作:朱乐桐负责拍摄,我和张梓轩负责剪辑,我和朱乐桐负责配音和字幕,李晨晞负责实验的设计。有时候,为了一个镜头的精美,我们要反复拍摄很多次;有时候,在拍摄场景重现的镜头时,我们会因为笑场重拍很多遍……正是这些趣事让这个过程充满了欢乐。最终,我们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这让我们深感荣幸与自豪。

未来,我会和妈妈一起,继续在那片土地上耕耘。我们会共同书写更多美好的故事!

福建省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五(1)班

指导老师:陈梅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