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善良”这个词,我都会想起曾看过的一个短片。
为了不让同学发现自己家庭的窘迫,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每天带着空饭盒去学校。每次下课后,他总是第一个走出教室,表面是去洗手间,实际是喝凉水充饥。
某日,像往常一样,小男孩刚下课就去了卫生间,打开水龙头狠狠地喝了几口凉水。回到教室,看着同学们开心地吃着便当,他脸上写满了失落。这时,他的肚子发出饥饿的抗议,他叹了一口气。正当他盯着饭盒出神时,却发现了“异样”。他好奇地打开饭盒,发现原本空空的饭盒里装满了食物。此时,周围的小朋友有的对他投来善意的微笑,有的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似的,继续津津有味地吃饭。
原来,善良的同学们发现了小男孩空饭盒的秘密,于是趁他去卫生间的空隙,他们商量从各自便当中拿出一部分,放到他的空饭盒中:有人贡献了三明治,有人贡献了水果,有人贡献了胡萝卜……空空的饭盒被塞得满满当当。等小男孩回来后,他们又特别默契地回到各自座位上,为了不让小男孩尴尬,没有人戳破这个真相。
无声的举动,却是最暖心的关怀。看完视频后,我觉得特别温暖。
正如片尾的字幕:“帮助别人,方法永远比你想象的简单。”孩子们用自己的天真、善良维护了小男孩脆弱的自尊心,既帮助他解决了困难,又给他留足了体面。
善良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能力。真正的善良,是行善而不扯起善良的旗帜;是积德不需人见,善意匡如清流;是光风霁月,暗室不欺。
作家瓦雷里说:“世上没有什么比善意更为伤人。”因为善良也需要方法,有时不加遮掩的善良也会“灼伤”别人。
有一张名为《牵手》的摄影作品,曾引发广泛争议。两个小女孩站在一块写有“牵手助学”的黑板前,其中左侧受捐助的小女孩低头看着地面,捐赠的小女孩则抬头往上看。虽然两人牵着手,但是右侧的小女孩只是勉强伸出一只手指。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受捐助的小女孩脸上写满了难堪。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真正的善良是从心底把自己和受助者安置在同一高度,而不是站在更高的位置,对受捐助者进行“施舍式救助”。真正的善良,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给他人留足体面和自尊。
名师点评
做好事不留名,做善事不求回报,让他人体面地接受你的善举,这才是真正的善良。正如同学们对小男孩的帮助,于无声中留下暖心一幕。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善良,值得每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