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作者:杜云信

【实用素材一】

余光中与手机

号称“上网就是落网”的余光中晚年远离城市和科技,平时拒绝用手机和电脑,写稿都坚持手写,自称“漏网之鱼”。他曾说,因为看到太多年轻人不假思索地依赖电器,也有太多年轻人不顾一切地沉迷手机,他不希望看到现代的传播方式过多影响人们的兴趣和追求。所以他决定远离电子产品。况且,不上网并不影响自己写作。一位老友嘲笑他顽固不化,跟不上潮流,送了他一个价值不菲的手机。余光中抱着好奇的心态试用了一下,发现这款手机不仅好用,里面更是有各种功能,让他足不出户,就能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就能看到最新出版的作品,这样,可以节约自己不少时间。后来,他题了一首名为《小宝盒》的诗赠友人,诗曰:“一只玲珑的小宝盒,藏着珍贵的小秘密/是我贴身的耳朵呢/还是你贴身的嘴唇?”余老终于理性面对,不再拒绝。

多维品读

1.理性对待人生。余光中的晚年远离科技,拒绝用手机和电脑,也许他痛恨的是“太多年轻人不假思索地依赖电器”这种现象。但是一个人做事就得靠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电子产品有弊端不假,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是便捷和服务。

2.善于接纳新事物。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时,我们往往会排斥和抵触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默默地接纳它。余光中对电子产品的态度,从拒绝到“好奇”到“喜爱”,足以说明了这点。其实,放开眼界、调整心态,接纳新事物,就是融入新世界,融入新生活。

3.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余老对手机和电脑前后态度的转变,让他认识到正确运用、理性面对高科技后,可以让时间变得高效。普通人弹指之间便可周游世界、纵观天下、博览群书。生活中不缺少美,却匮乏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用心看世界,就会发现处处都有美景。

【适用话题】新与旧;换一种思路;尝试……

【实用素材二】

打磨自己的富兰克林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时在一家杂志社给一位名叫弗恩的老编辑做助手。他每次交稿时,弗恩总是说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富兰克林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弗恩桌上的盒子里。如果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富兰克林的文章一天一个样,后来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

弗恩去世后,富兰克林整理弗恩的遗稿时,大吃一惊,那些手稿幼稚得令一个作家心碎。但他从手稿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人。我并不懂写作。每个单词都得查字典,一篇稿子要看上几十遍。我只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权威的形象。你让我教你,我尽量去做,其实多数时候是你自己在打磨自己。”

多维品读

1.打磨自己。富兰克林一直按照老编辑的要求,在勤奋的炉火中锻炼锤打自己,最终让自己变得“锋利”起来。生活就如同无数层的阶梯,磨砺就是其中的一层,人只有不断地自我磨砺,才能到达顶峰。

2.坚持不懈。坚持是心想事成的推手,只要坚持,你就会成功。富兰克林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坚持写作、编辑、治学,最终脱颖而出,他的坚持成就了自己。

3.厚积薄发。正是富兰克林每天踏踏实实地查字典、写文章,才让他在日复一日中慢慢积累起来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他不停地磨砺自己、完善自己,才让自己的才华渐渐锋锐明亮起来,并最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人生需要储蓄,厚积薄发才能谱写出生命的壮歌。

【适用话题】坚持;成功的阶梯;积累的力量……

【实用素材三】

巴顿将军毙驴开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著名的五星上将巴顿将军,以其泼辣严明的治军作風赢得了赫赫声威。他整肃军纪,健全各种军营制度,对违反战场纪律的人员一律严肃处理,从而提高了士气,振奋了军威。他统率的军团在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所向披靡,屡立奇功。

据说,有一次在部队挺进途中,前面的行军队列突然乱成一团,无法移动。原来是一头运军需的驴子横在道路中间,不肯动弹,一群士兵连推带拉,甚至还拿鞭子驱赶,也无济于事,这样就导致后面的人马寸步难行。须知战场瞬息万变,任何一点拖延、犹豫都会贻误战机。巴顿将军走上前来,看到这一情况后,大喝一声:“所有士兵立即让开!”士兵们不知是怎么回事,便纷纷让开,站在两边。这时,巴顿将军掏出手枪对准驴子扣动扳机,这个倔强的家伙应声倒地。巴顿命令把它扔进路边的大海,行军的大道立刻畅通无阻。

多维品读

1.当机立断。一头运军需的驴子横在道路中间,导致前面的行军队列突然乱成一团,无法移动。在处理这纷繁复杂的问题时,巴顿将军毙驴开道,敢于快刀斩乱麻。一个人能当机立断,做出智慧的选择,那么机遇的精灵就会时常眷顾你。

2.善于变通。巴顿将军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时,善于变通思维,打开了新的途径。善于变通,才能让自己绝处逢生,在无路可退时多几个选择。

3.权衡利弊。巴顿将军在“驴子”、“行军”间做出毙驴开道的选择,没有患得患失,因小失大,这也许是他统率军团所向披靡、屡立奇功的秘诀之一。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做出抉择。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要权衡利弊。如果什么都不想丢,到头来就会什么也得不到。

【适用话题】果断;寻找新方法;选择……

【实用素材四】

眨眼写作的博迪

博迪是法国的一名记者,在1995年的时候,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导致四肢瘫痪,而且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被病魔袭击后的博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虽然头脑清醒,但是他的全身器官中,只有左眼还可以活动。可是,他虽口不能言,手不能写,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开始构思的作品完成并出版。于是出版商便派了一个名叫门迪宝的笔录员来做他的助手,每天工作6小时,给他做笔录。

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眨动左眼与门迪宝沟通,博迪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向门迪宝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门迪宝抄录出来。每次门迪宝都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博迪每眨眼一次表示字母正确,眨两次表示错误,然后拼成词语。

刚开始合作时,他们两个每天用6小时默录词语,每天只能录一页,后来慢慢加到3页。几个月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150页的著作《潜水衣与蝴蝶》,这本书很快在法国引起了轰动。据粗略估计,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左眼20多万次。

多维品读

1.创造条件。博迪眨眼20多万次,完成了《潜水员与蝴蝶》这本书。这不能不说明:一个人不苛求条件,而是竭力创造条件,在这样的精神前面,就算剩下一只眼睛,也依然阻挡不了他要成功的步伐。

2.顽强毅力。博迪没有被病魔打倒,虽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写,但他以顽强的毅力,通过眨眼创作出轰动法国的著作。可见,病魔能打败身体,却打败不了一个拥有坚强精神的生命。

3.完美与残缺。“博迪眨眼写作”告诉我们,身体上的极度残缺丝毫不能阻止他在文学上的昂首阔步。其实,人生不需要太完美,如果在残缺中提炼到完美,那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

【适用话题】面对逆境;永不放弃;残缺也是一种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