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教子有方

作者:未知

宋代文学家司马光说过,父之爱子,教以义方。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大凡有成就者,其背后往往有一个“好的老师”。本期,我们撷取几则古人教子有方的故事,一起去感受“爱”的期望和伟大。

诸葛亮教子

诸葛亮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他为子孙的打算,也算计得比较久远。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正器耳。”

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他认为人要成才,就要刻苦学习。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素材解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诸葛亮以书信的形式劝诫子孙,希望子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足见其眼光长远,教育方式独到。

【适用话题】教育;爱的方式;远方;静的力量……

大义的徐霞客之母

徐霞客是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徐霞客生性自由疏狂,不喜官场仕途,把整个生命都寄于山水之中。他游历考察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写成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十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他的母亲是个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励儿子說:“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怎么能因为我在,就像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园无所作为呢?”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才决心去远游。

【素材解读】

“父母在,不远游。”在封建社会,这本是孝心孝德的表现。可是“好男儿志在四方”,正是有了大义母亲的鼓励,徐霞客才能游历名山大川,写成《徐霞客游记》而千古留芳。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母亲的教育和劝导开启了徐霞客崭新的人生之路。

【适用话题】母爱;放手;孝;志向……

欧母画荻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的母亲。她不断给年幼的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教导他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

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读书写字,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母亲还经常带他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因为自己没有,她就让他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

【素材解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欧阳修能成为一代文豪,离不开母亲从小的启蒙教育和严格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母亲的引导之下,欧阳修爱上了读书,奠定了以后成大学业的基础。

【适用话题】成长;兴趣;爱上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