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行走,命名了“丝绸之路”

作者:吕文利

适用主题:成功贵在持之以恒;人最宝贵的是探索精神;求知是人类的宝贵天性;收获源于敏锐的观察与发现……

李希霍芬,全名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是世界闻名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近代中国地质学研究先行者。他对丝路的研究,为世界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的大门。

1868年到1872年,李希霍芬对中国进行了7次考察。

头两次考察活动范围基本在江浙一带,第三次考察范围也北上到山东到辽宁一带,他还主要根据这次调研,出版了《山东东部地图》,详细标注了胶州湾一带丰富的矿产资源。

后来,李希霍芬又进行了两次矿产考察,他勘探陶瓷原料土并让其远播国外;之后,他又在广东等六省进行矿产资源考察,并进行记录。

1871年6月,李希霍芬又对中国进行了第六次考察,重点调查浙江等省份,目的是“考察钱塘江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关系”等。

李希霍芬的第七次考察是他对中国进行的最长一次考察。调查地区主要是宣化、张家口,山西大同、西安以及四川一些地区。这一次,他对长江三峡进行了详细的勘探、记录,收获颇丰。

7次勘探李希霍芬先后考察了中国14个省。其对中国矿藏、地质等勘探调查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记录之细,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他的调查研究报告,在当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报告书》,就曾在上海印行过两次。1872年,李希霍芬回国,并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

1877年这本书出版,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这个词与他注重研究交通路线的习惯有关。通过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商贸道路,同时结合西方关于“丝绸之国”的记载,李希霍芬渐渐完善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

1905年,李希霍芬去世,他因对中国地质学的研究而被中国和世界铭记。他以他的行走,记录了中国,命名了丝路。

7次勘探,李希霍芬先后考察了中国14个省。其对中国矿藏、地质等勘探调查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记录之细,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他的调查研究报告,也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这个词与他注重研究交通路线的习惯有关。通过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商贸道路,同时结合西方关于“丝绸之国”的记载,李希霍芬渐渐完善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是求知让这个世界在偶然的发现和必然的求索间闪烁着迷人的光辉。乱世中,李希霍芬来到中国,在这个东方古国行走数年。他的記录和文字,成为当时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资料,也是我们今日了解当时中国的宝贵文献,而他重新发现和提出的“丝绸之路”,更成为今天中国人最熟悉的地理名词之一。历史不言,但人类的文明终究会在无数求知者的求索中,下自成蹊。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