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美文素材还原与延伸运用(一)

作者:王典馥

时文美文选萃

别让教育被冷冰冰的“天眼”绑架

胡春艳

杭州一所中学做出了一个让“科技改变课堂”的尝试——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引来的关注和热议,大大超越了新技术本身。

听上去这是一项人们并不陌生的人脸识别技术。简单说,就是用摄像头捕捉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動作,大数据分析出学生的考勤和专注度等。这个给学生头上加一双“天眼”的做法,即便在人们愈发依赖用技术来为自己作出“最聪明”决定的今天,依旧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校方表示,目前该系统得出的报告仅供任课教师作为课堂效果的参考,但仍有不少人质疑此举“干涉了学生的隐私”,也有人担心这项技术成为评价学生的又一把尺子,“长此以往会导致‘表演型人格’的形成”。而该校学生则对媒体表示“不敢随便做小动作了,班里纪律确实更好了”,也有学生坦言,“被监控挺难受”。

如果说技术进步的目的是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那么从“不敢”和“难受”的字眼中,起码可以读出学生内心并没有感受到愉悦,甚至感受到不自在、不被信任。倘若如此,打开一双看似无所不知的“天眼”的同时,却关上了学生们的心门。

教育,从来就更像是一门艺术。北宋教育家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师生之间的爱与信任,是教育获得成效的前提。课堂是师生情感互动最集中的地方,高明的老师从来不把自己置于管理者的角色而与学生对立起来。

冷冰冰的“天眼”,似乎打破了教室里原有的生态,成为独立于师生之间的第三种存在。尽管该校负责人一再强调,只记录学生表情,不涉及个人隐私,但把几双“机器眼”放在头顶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并且还会将捕捉到的不认真听课的信息向老师“报告”,难免让人有一种被窥视、被监控的不适感。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师生之间因此而变成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监控者和被监控者的关系。表面上看,学生是更听话了、更认真听讲了,可一旦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这显然与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摘自2018年7月16日中国青年报)

被外界称为神器的“天眼”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2018年5月15日,杭州一中学部分教室里多了一双“慧眼”。它“长”在教室黑板的上方,同学们和老师的一举一动都被它看的一清二楚。一天里你有多少时间是在专注听课?不专注时你在做什么?学生们最喜欢哪些老师的课?通过大数据,这些答案都不再神秘。它是由该校联合海康威视研发的全国首个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慧眼”是它的三个组合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捕捉同学们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这套系统可以实现无感刷脸考勤;可以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表情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异常行为及时反馈。

从题目看,《别让教育被冷冰冰的“天眼”绑架》一文作者明确地表达了对某些“智慧课堂”“天眼”的隐忧。小小的课堂,一端连着学生,另一端连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无论多先进的技术用于教育教学中,都必须以充分尊重教育规律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宗旨,否则被“监控”限制住的不仅是违纪行为,还有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性。

如果教室上线了“天眼”,笔者认为,在“天眼”的注视之下,课堂氛围很可能异化。学生抬头看这个系统就会有一种警觉的感觉,如果时刻要处于这样的警觉中,是不是一定对于学习有利,也是未知数。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也未必是福音。因为老师在教学中,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兴奋点,不可能像“天眼”一样随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动作。老师今后是要花更多精力专注于教学内容,还是时刻像“天眼”一样关注教学秩序?

当然,我们不是要一概反对新技术在学校中的使用,这无疑会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但把新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时,还是应该谨慎。

总之,“天眼”入课堂,在教学上弊多利少,有降低课堂活力、禁锢学生自由、限制教师教学灵活性等可预见风险,这恐怕不是教育的进步,而是教育的退步吧。

亮点揭示:焦点切入,关联利弊,对照论证,辩证剖析,表达了个人的鲜明观点。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