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太空,还是守在地球

作者:未知

19世纪,俄国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在经历过20世纪六十年代军备竞赛背景下探索太空的高潮之后,人类探索的脚步慢了下来。但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是改善地球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精打细算节俭地在地球过下去,还是好好探索太空去利用太空的资源?这是个问题。

著名科幻作家、《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叫“一个和十万个地球”。他说:

太阳系中有着巨量的资源,在八大行星上,在小行星带中,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资源,从水到金属到核聚变燃料,应有尽有,按地球可以最终养活一千亿人口计算,那么整个太阳系中的资源总量可以养活十万个地球的人口。

现在,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放弃了太空中的十万个地球,只打算在这一个地球上生存下去,而他们生存的手段是环保,一项与太空开拓同样艰巨同样冒险的事业。

人类对环保的投入与对太空开发的投入相比,大得不成比例。以中国为例,十二五规划中计划投入环境保护的资金为三万多亿人民币,但对太空探索,只计划投入三百亿左右。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也相差不多。

刘慈欣的意思是,人类把希望寄托在了环保上,而环保所带来的回报,比起太空开发简直不值一提,这实在是人类的一招臭棋。

刘慈欣是一个有着深邃思考和广阔眼界的作家,他的观点,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这个观点是如此地有趣,如此地振聋发聩,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条路,走得对吗?

人类太空探索史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有着飞上天空的愿望,为此有过各种探索,甚至有个叫万户的人不惜坐着烟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舍身求法。到1903年莱特兄弟真正驾驶飞机飞上天空,人类真正开始能驾驭天空,自由翱翔。除了飞机,还有热气球、滑翔翼、飞艇,人类对于天空的热爱不言而喻。

从天空到太空,无疑是艰难的,随着美苏两国冷战的军备竞赛,人类开始为进入太空而努力。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是太空开发的黄金时代,当登月完成后,人们被远大的目标所激奋,认为再有十年左右人类将登上火星,而抵达木星轨道登上木卫二也不是遥远的事。早在这之前,就诞生了豪气冲天的猎户座计划,用不断爆炸的原子弹驱动飞船,可以一次将几十名宇航员送上外行星。

但很快,阿波罗登月计划因资金中断,取消了剩下的飞行。以后,人类的太空探索就像一块在地球重力场中抛起的石头,达到顶点短暂停留后急剧下坠。阿波罗十七号最后一次登月的1972年12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后,虽然仍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有越来越多的各类人造卫星和它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飞向地外行星的探测器(对于火星的探测,最新的探测器叫“好奇号”,于2012年8月6日抵达火星)但是,火星离地球比月球远多了,科学家之所以选择火星是因为火星是太阳系最像地球的一颗行星,是有可能让人类移民的。但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人類还没有好好地开发,先驱者美国已经撤回来,连航天飞机都退役了。从月球上得到的除了因为探月而研发的技术外,只有一堆岩石。人类并没能很好地对月球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人类太空事业的性质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太空探索的目光由星空转向地面。阿波罗十七号之前的太空飞行是人类走出摇篮的努力,之后则是为了在摇篮中过得更舒适些。太空事业纳入了经济轨道,产出必须大于投入,开拓的豪情代之以商人的精明,人类心中的翅膀折断了。

太空探索的回报本来就是一个长远的工作,在初期必然是回报率很低的,而鉴于此就收缩对于太空的开发,无疑是短视的。

环保问题

地球在人类诞生以前是一个很美丽的星球,当然,地球经历过亿万年,经历过无数次的大灾难、大演变,才逐渐进化成了一个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但即便是那之后也有过好几次的冰河时期,也有过让恐龙灭绝的大爆炸或是行星撞击地球。但毫无疑问,人类出现的时候地球是十分美好、适宜居住的。

随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地球开始遭到破坏,但,农耕时期的破坏是不足以伤筋动骨的,无非是水土流失,或是烧荒对于原始森林的破坏。真正的破坏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类的破坏力也在呈几何数级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是掠夺式的,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则是毁灭性的,对于物种的消费也是灭绝式的。从1840年工业革命开始,到如今不过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可是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开始花大力气去治理环境问题,当然,基本上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的家园,治理环境理所应当,让地球重新变得美丽起来也是我们的责任。要发展,对于资源的开采是不可能停止的。但是,地球是不可能一直提供人类永无止境的开采的。而在太空,有十万个相当于地球资源的行星。放弃太空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地球,寄托于环保,寄托于节俭度日,毫无疑问,是不明智的。

思考 抉择

环保当然是需要的,即便太空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我们一样需要一个美丽的地球。我们的思考在于,我们在环保上投了非常多的钱,对太空开发却少得可怜。太空真的不值得我们花钱吗?我们这样做,对吗?

1970年,赞比亚修女 Mary Jucunda给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写了一封信,问为什么地球上有很多人还吃不上饭,却要花那么多钱搞太空开发。NASA回答,其实表面上看,把钱直接投在救济饥饿儿童上可以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太空开发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可以在更广和更深的程度上让人类免于饥饿和病患并且在各个方面得到应,而且,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学素养。

地球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生产力提高了,对地球开采的力度也是工业革命之前的许多倍。按照这个速度,地球总有一天无法承载,危机会再度爆发。

因此,即便我们在环保上投入再大的力量,再节俭地度日,总有一天,地球是无法承载的。而目前人类之所以在太空探索方面收缩而致力于环保,我们能想到的原因无非是技术和经济两方面。

从技术层面上看,太空航行和环保在人们头脑中的色彩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剧烈的、高速的和冒险的尖端高技术;后者则是一种温和的绿色的公益活动,自然有技术在其中,但其难度在印象中与前者相差甚远。

但这只是印象而已,真实的情况是:要达到人类现有的环境保护的目标,所需的技术比起大规模行星际航行要难得多。而且,我们要知道,如果全人类都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生活,所消耗的资源需要四个半地球才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达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维持地球生态免于崩溃,制止目前正在发生的比白垩纪大灭绝速度更快的物种灭绝,仅靠自律来减少污染,仅靠节能减排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哥本哈根会议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目标都已实现,地球生态环境仍像冰洋上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在沉下去。

唯一的希望是停止发展。但发展是不可遏止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躺在现代文明舒适的躺椅上悠哉乐哉时,让另一部分人停留在农业化社会的落后与贫穷中,这违反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在政治上也是完全不可行的。

再考察另外一种可能性:非人类因素带来的环境巨变。地球环境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只是人类文明史太短暂人们没能觉察而已。每一次波动中,地球环境整体都会发生巨变,可能变得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比如最近的一次冰期在一万年前才结束,如果那样的冰期再来一次,各大陆将被冰雪覆盖,现有的农业将崩溃,对拥有巨量人口的现代化社会而言将是灭顶之灾。而这样的环境巨变从长远看来几乎是必然要发生的,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就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出现,对这样的环境变化,现有的环保手段只是杯水车薪。

除了技术上的难度,从经济层面上看环境保护,我们发现它与太空开发也十分相似:都需投入巨量的资金,在初期也都没有明显的经济回报。

同环保一样,太空开发与技术进步是互动关系,太空开发会促进技术进步,阿波罗工程之前美国并不具备登月需要的技术,相当一部分技术是在工程的进行中开发的。核裂变技术在地球上已成为现实,实现太空核推进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可控核聚变虽然还未实现,但只存在技术障碍而不是理论障碍。

太空开拓与已经过去的大航海时代很相似,同样是远航到一片未知的世界,去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开拓一个更好的生活。大航海时代的开始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现在,人类正处在第二次大航海时代的前夜。我们现在甚至比哥伦布要有利得多,因为哥伦布看不见他要找的新大陆,而我们要探测的新世界抬頭就能看到。

★结语

去太空,还是守住地球?毫无疑问,地球这个母亲、家园是一定要守住的,但是,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去开发太空,为人类探索新的家园。

也许,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就像人类的个体婴儿一样,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真的永远无法走出摇篮。但从宇宙角度看,地球文明是没有父母的,人类是宇宙的孤儿,我们真的要好自为之了。

★链接

与太空有关的电影:

《地心引力》

探索者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出舱进行哈勃望远镜维修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导致飞船发生严重事故。唯一幸存的女宇航员将面对的是残酷的宇宙环境和人类内心中无限的孤独和恐惧。

《星际穿越》

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在土星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通过它可以打破人类的能力限制,到更遥远的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探险小组进入虫洞时,他们发现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时间,即使任务能够完成,他们的救赎对于对地球上的人来说也已经太晚。飞行员库珀必须在与自己的儿女重逢以及拯救人类的未来之间做出抉择。

探索太空的科幻文学:

雨果奖和星云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巴比伦塔》是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之一特德·姜的处女作,荣获1990年星云奖。

一代又一代,人类一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寻。科学在突飞猛进,我们的狂妄在与日俱增,正如同那些努力凿穿天底的工匠。小说结尾,人类向上帝挑战。当然,更恰当地讲,这个结局只是我们作为人类一员自省的开始。

人类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才不断地前进,文明不断地发展,直到走出地球,冲向太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荣光,有自豪,可是,也有贪婪,有黑暗。在太空,人类会经历什么,人类的未来又在哪里?以上几部作品,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