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营销!商家生财之路多到你想不到

作者:狼来了

又到双十一!在我们疯狂下单的幕后,商家露出了邪魅一笑。你知道为了让我们不加思考地、毫不心疼地花钱,商家们究竟有多努力吗?

商家的手段

为了让消费者持续、快速地购买一种商品,制造商们人为地缩短了产品使用寿命——“计划报废”。比如我们抬头就能瞅见的灯泡,就是最早的试验品。当初几家全球垄断的灯泡公司一起签下协议,规范并控制了灯泡制造,来缩短灯泡使用寿命。原本能够使用2500小时的灯泡,最终被要求制造成只能用1000个小时。因为这样会促进购买,钱才能更多地进入商人口袋里。

后来,很多消耗品都被如法炮制。比如打印机里面被偷偷加装了计数器,当它工作到规定次数后,就会自动无法使用,用户只能被迫重新购买。

除了对商品下手,他们当然没有放过傻乎乎的消费者。你可能不知道,“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就是商家给我们下的套。它赋予了消费者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消费者得到优越感后,一不小心就进行了没有节制的消费。

广告公司制造恐慌

商家绝不是唯一的操控方,有钱的商家找来了足智多谋的广告公司,有了广告公司的加持,他们如虎添翼。

最早靠贩卖焦虑赚钱的是算命先生,然后就是广告公司。广告人发现“消费者更愿意为焦虑、恐惧等情绪买单”,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为了在短期内推出李施德林的漱口水,广告人制作了一则“明明是美女,卻嫁不出去”的广告,告诉大家,美女嫁不出去是因为有口臭。口臭真的会被漱口水解决吗?显然不能。漱口水有用的话,还要医院干吗?但这则广告正好打中人们的“社交恐惧”。李施德林几乎脱销。

还有那些号称有杀菌效果的肥皂。研究人员发现,其实普通肥皂和杀菌肥皂对细菌的作用并没有什么差别。甚至号称补充各种维生素的矿物质水,不仅不是健康饮料,含糖量也和可乐相当。可能你喜欢的某个球星,正好是这款维生素水的代言人,且本身就有这家维生素水公司10%的股份。

信用卡的推广

是不是顿时觉得套路满满,走一步一个坑?但远不止于此。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付现金时,会感到一种类似疼痛的不适感。而信用卡就很好地避免了这种不适。经济学家做过这样一则实验——让两组篮球爱好者去参加同一场门票拍卖会,其中一组用现金支付,另一组用信用卡支付。最后的拍卖结果是:现金支付组最高出价也只有100美元,而信用卡支付组则高达三四百美元。所以,刷卡不仅让人看起来帅气,还能有效地避免肉疼。

有了信用卡,我们不需要再省吃俭用,就能愉快地剁手买买买。即时快乐带来的满足感,是你想象不到的,谁还记得还款时的痛苦呢?

(摘自微信公众号“万星人”)

【素材运用】“双十一”已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一个人造节日。商家备足货物,展开各种营销攻略,为的就是让顾客进行“一场没有节制的消费”。“乱花渐欲迷人眼”,即使商家诚信经营,提供的商品都是质优价廉,消费者也需理性消费。

【速用名言】

“记账”的生活方式表明许多意志薄弱者的堕落,他们不能抵制消费一些目前无力支付的东西的诱惑,因而总是赊欠。——英国作家 塞缪尔·斯迈尔斯

【适用话题】理性消费;取财有道;智慧

(特约教师 方春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