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视野”导写

作者:李凤成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也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随之下降。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以这道题来说,视野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而只是或然的逻辑关系,这是本道题的特别之处,所以考生可以选择一种观点构思行文。审题立意,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

1.认同前者——幸福在于内视

2.认同后者——视野,决定人的一生的高度

写作误区:

缺少对材料中关系的把握,只谈一面:只提“视野”,避而不谈“幸福感”;通篇不见“视野”,谈“幸福感”是什么。例如:幸福感强弱,与视野大小无关,它取决于内心的充实;要拓宽视野……

突破材料本身:“视野”“幸福感”皆无,谈“成功”等等,似是而非,若即若离;更有甚者,完全抛弃材料,谈看问题的角度。

【例文】

萤火虫之殇

□一考生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这是《诗经·东山》里的句子。一位久戍邊关的男子的归家路上,满是清清凉凉的流萤火光,这该是多令人神往的图画啊!

我偏爱于古人的浪漫,将视野放小,留心于这“夜游女子”的风情,醉溺于这似青非青、似蓝非蓝的萤光的魔幻。于是,这漫漫夏夜便有了寄托与遐想。抚一把忘机琴,听一夜萧萧竹影乱,萤光相伴,惬意非凡,星便是流萤,流萤便是星星,更有活泼者,如杜牧诗中所言:“轻罗小扇扑流萤”,小女儿的情态跃然目前,云胡不喜。

这便是萤火虫带来的幸福,是小视野下离我们灵魂最近的幸福。

可是,春风几度,那个着襟裙、抚长袂的时代翩翩离去,人也再不是从前的人了。现在的人们把目光越投越高,越瞥越远,视野渐阔的同时幸福去了哪里?

当绑着发光器的夜筝取代了流萤,当那或红或黄的人造光点掩没了清凉萤光,我们是否还会感动,是否还会为这精灵作一首动人的小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处于大时代洪流下的人们,或被裹挟或是自愿地增扩自己的视野,小小一粒萤火虫在他们眼中如秋毫之末。我姑且把这称为“萤火虫之殇”。

村上春树曾在一本书中提出“小确幸”这个词,意为“微小而又确切的幸福”,如在冬日里嗅到被褥上阳光的暖香,尝到一碗鲜美到令人绝泪的鳖锅,都是让人幸福的微小因子。由此看来,萤火虫也是这些微小因子中的一个,虽微小但确切。私以为这总比那些在大视野下虚无缥缈的梦想要可感得多,也更美好得多。

当然,小视野并不意味着目光短浅、没有抱负的平庸之辈。我所理解的小视野是捕捉方寸间的美与希望,却不失千里之势与磅礴之气。如此方是“小视野”的真谛, 方是萤火虫的真正意义。

同时,小视野也意味着知足者的人生境界。就像日本TBS电视台年度大戏《红鳉鱼》中师父淡志教导徒儿淡春那样:“红鳉鱼就是红鳉鱼,再怎么努力也变不了金鱼。但正因如此,你才这样讨人喜爱。”就算是没有金鱼,没有霓虹绚烂,一尾红鳉鱼、一豆萤火也便足矣。

曾有位友人游过京都,并不多谈那里的美食、鸟居,反而对旅舍里昭和时期的旧灯泡印象深刻,“咔嗒、咔嗒”拉两下才会灭,便已让人感动。

愿诸位:切勿让萤火虫悲凄成殇,皆能在小视野下活出自己浪漫的小小人间。

评点:作者的观点“小视野是捕捉方寸间的美与希望,却不失千里之势与磅礴之气”既有理有据,又耐人寻味。作为考场作文其亮点在于:素材调度灵活、精准,从开篇的《诗经·东山》到村上春树的“小确幸”,再到《红鳉鱼》,文学经典、名人语录、当红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很富有形式上的美感;语言简洁,富有表现力,比喻、短句、长句的交错使用,生动的拟声词,读之有味。

(编辑:李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