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尊重·文化

作者:邴振舜

蒋勋说:“生活的美学是对过去旧有延续下来的秩序有一种尊重。如果尊重消失,人活着再富有,也会对拥有的东西没有安全感。”掩卷覃思,我深以为然。美学何尝不是对过去历史中积淀的文化的肯定与认同呢?由此而言,传承的精神意义正在于此。《左传》有云:“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所谓传承,便是对这一切的尊重与肯定。

不由得想到了守护天一阁长达四百五十多年的宁波范氏家族。其祖范钦传下“子孙无故不得开门入阁,典押书籍者永行摈逐”的祖训。在这一祖训的教诲下,范氏子孙代代坚守,世世呵护,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绵延不断的栖脚处。他们的代代守护,正体现了这一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力量。

然而,还有另一个命运截然不同的家族: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在《百年孤独》中描绘了一个经历了百年苦难的家族。在美国商品的冲击下,在政府的不作为的影响下,家族的最后一代人丧失了他们家族曾经的进取心,放弃了自己曾传承下的一切。最后,在飓风中被彻底地抹除,迎来了灭亡。这一切沉痛无比,却又无可奈何。倘使他们不甘于居世界一隅,像先辈那样敢于为自己的存在而战,就不会最终迷失在那座镜城之中。

“书生自有嶙峋骨,最重交情最厌官。”陈寅恪先生曾在王国维离世之际,以真挚的跪拜礼表达了对逝者的悼念和尊重,他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了文化的内涵。正如刘节教授所说:“骨头虽然坚硬,但一定得用皮肉包裹,深刻的思想精髓,必定在文字的深处。下跪,磕头,站立,鞠躬,已经不再常见,但当它再出现的时候,一定比握手高贵。”

爱默生说:“文化开启了对美的认知。”传承的两端便是文化,正如龙应台所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原来滚落满地的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文化与传承恰如这根细丝,交错缠绕,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最后凝聚起了整个民族乃至国家。

从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熙宁变法到如今的改革开放,我们一直在追求经济上富强繁荣的中国梦;从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弃医从文到如今的兼容并蓄,我们一直在追求思想上启迪民智的中国梦;从张骞“风沙霜雪十三年,城郭山川万二千”的凿空之行到如今的“一带一路”倡议,我们一直在追求外交上和谐共处的中国梦。梁任公有言:“故今日之责任,故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肩负时代重任的我们,路途也许坎坷艰难,这时我们不妨追忆往昔,也许,在久远的过去就已经有人给出了答案。

林清玄曾如此发问:“这些無知的番薯,为何经过三十余年,心还是红的,不肯改一点颜色?”我想,这正如莫言在《会唱歌的墙》中写的那样:“值得庆幸的是,那高唱,那低吟,都渗透到了我们的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传承下来的文化的尊重与积淀与早已形成的文化认同感,这一切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灵魂里,成为我们民族魂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编辑:王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