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

作者:张黎斌

我坐在车里,望着昏暗的长街,路灯明灭不定,飞虫在燈下匆匆地飞着,我任凭自己的心顺着街道的风信马由缰,感受着好久未闻的乡土气息。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镇的我,这里完全是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土地。仍然低矮的房檐,仍然星星点点地从房屋中透出的灯光,还有邻家的犬吠与阵阵饭菜香,似乎只有这时才感觉得到那些胸口淡淡的温暖的心情。

我陶醉着,无意识地下了车,老婆婆迎我们进了屋子。今日是中秋,又恰逢老婆婆生日,母亲与老婆婆女儿是总角之交,我们便来凑个热闹,权当是假期中小小的欢娱。

老婆婆很好客,不停地催着我夹菜,我嘴上拒绝,心里却泛起了尘封的感动。朴实的乡下人总是把这一桌饭菜的意义看得很重。一年田间陌上的汗雨,一夕醉里媚好的吴音,全是这筵席无言而最恰当的注解。木心说,中国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了邻家飘来的阵阵焦锅味,而我始终觉得不能如此一言蔽之。中国的人文关怀一直是农耕文化中飘出的丰年稻花香与农人餐桌上的欢颜,而中国文化的本源也一直静静地躺在那里——农耕。对故土的留恋,对安稳的渴求,对努力与收获的执着,那些深深地刻在我们骨髓里的,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品质也好,本性也罢,都躺在那里,是几千年来站立在这片土地上的魂。

夜阑,我徘徊于庭前。抬起头却看不见千年苏子的婵娟,不禁有些落寞。中秋无月,总是一大憾事,我忍不住抱怨,老婆婆却笑眯眯地劝慰我说再等等,我心知今夜等不到云开月明的皎洁,可也不忍进屋,毕竟是八月十五,即便没有月,还是能引人抬头望一望这片天空,还能让人怀有一腔莼鲈之思。

邻家的喧闹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他们燃起了蜡烛,在桌上摆上月饼果盘,执着地朝南祭起了嫦娥。我喜欢他们脸上幸福而庄重的神情,那种很少见的、热爱着土地的神情,那种只给一点点光就发亮的神情。

我醉了,是背后觥筹交错声还是庭前丛间蛐蛐儿的丝竹声?我的鼻翕间没有酒精的气息,但我又是多么想在此长醉不醒,就着这乡间微凉的夜风去看那梦中的天地融化、星辰吞没。

然后酒醒了,席散了,老婆婆依然热情地同我说休息的日子多来转转,我无意识地上车回家。只是在归途上,我真真切切地听见了一声沉重的叹息——那是土地的叹息,是带着浓浓乡思的叹息。它是在叹息我和那成千上万的城市中躁动不安又空虚的灵魂,而我明白了这点时,却只能从后视镜中看到那一片尚且美好的土地渐行渐远。

在这个没有圆月的中秋之夜,因着老婆婆的浓情,祖辈打在我血脉里的烙印,弥漫……

(编辑:王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