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食堂”,此处无声胜有声

作者:线教平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能做到安安静静地就餐吗?

近日,浙江省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推出“无声食堂”: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伸一根手指代表加饭,伸两根手指表示加菜,伸三根表示加汤。每个班级的班主任负责照看学生就餐,看到学生打出手势,会用“OK”的手势回应。如果有学生不慎出声,“红领巾督查小组”会及时纠正,并扣除所在班级的纪律分。

教育无小事!该中心小学推出的“无声食堂”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支持者认为此举遵循了“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有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反对者则抨击这样的管理手段有悖人性,令人“噤若寒蝉”。也有人认为,学校推行“无声食堂”意在维护良好的就餐秩序,初衷可以理解,但做法值得商榷。

“无声食堂”并不是孤例,湖南浏阳市、江苏徐州丰县等地的学校都提倡“无声食堂”。然而,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产生了诸多争议。

面对网友质疑,浬浦中心小学副校长林勇说:“实行一个多月了,就餐时安静了许多,秩序也变好了,低年级段学生就餐时间缩短约5分钟,粮食浪费情况也有好转。”他认为,学校推出“无声食堂”的实质在于让学生知文明、守礼仪,心中有他人,这对于当今多数属于独生子女的孩子的教育而言,可谓下了一场及时雨。在多数学校强调分数、成绩的背景下,学校这种做人做事的教育更显得难能可贵,即便在具体执行中有所出格,也瑕不掩瑜,社会舆论没有理由不给点掌声。

适用主题:无声食堂;文明教育;礼仪;矫枉过正;扼杀天性;教条………

文本解读: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 张贵申

角度一:“无声食堂”是一种文明教育

“食不言,寝不语”是一句流传千年的古训。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浙江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针对低年级学生就餐时说话、打闹的现象,推出“无声食堂”,倡导学生安静文明用餐,这无疑是对古训的实践,更是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角度二:“无声食堂”扼制了孩子的天性

孩子天性活泼好動,喜欢在一起打打闹闹。而该所小学推出的“无声食堂”虽能让学生安静下来,也节省了用餐时间,但是,这种强制学生就餐不能说话的举措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无异于扼制了孩子们活泼的天性,对他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

角度三:“无声食堂”是对礼仪的教条解读

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一定的“规矩”,也就是“礼仪”。学校教育学生吃饭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打闹,当然无可质疑。但是,如果把这个“礼仪”推到极致,连正常的交流也不允许,那就未免太过教条了。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也在变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加以辨析地取用,而不能机械地照抄。

角度四:“无声食堂”太矫枉过正

文明就餐习惯的养成有必要从孩子抓起,但“无声食堂”是强制与硬性约束。学校食堂有规范固然没错,但只要孩子们没有喧哗、打闹等不文明行为,彼此之间的正常交流理当被允许。学校如果把文明解读为不说话,显然是矫枉过正,既不符合常情,也背离常识。

运用示例: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见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礼仪制度也在变化。浙江省某小学推出的“无声食堂”,便是犯了对《论语》中“食不言,寝不语”的照抄照搬的错误。 教育不同于工厂,怎能按一个模子进行生产,一味强调整齐划一?现实中,过分强调“共性”,只会令许多敢说敢想的孩子思维的火花逐渐湮灭,也违背了教育应有之规律,并不可取。这沉痛的现实,需要教育人深刻反思,因此切莫只是“点赞”,应该加以改进或灵活变通。

——李倩 《无需对无声食堂点赞》

(编辑:王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