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惊扰深山中的蝴蝶

作者:张梦琴

导语:作家冯骥才曾说,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的遗传基因,它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在很多地方,很多民间艺术形式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很感谢北京卫视《跨界喜剧人》栏目,该栏目有一期播放了小品《百鸟朝凤》,由著名二人转演员杨树林和青年歌手王博文搭档演绎的,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于是又找来吴天明导演的同名电影《百鸟朝凤》一起放给学生看。我想让学生通过小品和电影了解老一辈中国百姓追求和传承民间艺术的真实生活,了解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平凡的唢呐匠的坚守,不断思索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传承、发展的问题。寻找适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的门路,民间艺术才能得到保护,民族的遗传基因才能得到传承。在新形势下,如何传承民间艺术乃至传统文化应该引起我们学生的广泛思考。

一直不理解喜剧的含义,喜剧是指有一个美好圆满的结局,还是肤浅得只为让人发笑的闹剧?看完小品《百鸟朝凤》后,其实挺失望的。

《百鸟朝凤》曾以电影的形式搬上荧幕的,影片很有思想深度,且包含各种各样的矛盾,让人反思。而小品因自身表演形式限制,尤其是时间限制,很多东西无从体现。

不可否认,小品之所以取名为《百鸟朝凤》,自然是想借着这一文化招牌的光。它照搬了影片中的唢呐题材,除此以外,别无他物。“借光”当然是个聪明的法子,但利用不好或表现不到位反而会灭掉本身具备的光芒。影片要表达的是传统文化的消退,逐渐“后继无人”,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揭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而小品将其理解为梦想无所谓对错。但小品的表达显得“详略不当”了些,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父子俩的对抗上,然后匆匆收尾,以梦想的共存结尾。这样的设计与安排岂不是很荒谬?

其实,关于这一现象的争论已经很久了。传统文化的消逝让很多人苦恼、惋惜。于是,有人用批判继承或创新等方法挽救,可我总觉得失了原先的韵味,有些“不伦不类”,它既不传统也不现代,不见得多高明,更别说保护传统文化了。也许是我浅薄无知,无法领略其中的奥妙,但每每看到这样的结合体,总会感到一丝丝的悲哀。

说真的,传统文化之所以传统,自然是因其本身具备一些闪光点,经过了历史的淘涤,被人们认可,继而保留下去。人们总是忽视现在所拥有的,失去时才觉得弥足珍贵,可拼尽全力的结果仍然是失去。在传统未成传统时,人们只道是寻常;而在传统已成传统后,人们才意识到其珍贵与美好,便想尽办法来挽留。

毫无疑问,传统文化自然是宝藏,但它属于那个特定的时代,当时的人们也只道是寻常。而现如今,人们追寻着“传统”的脚步,却重蹈着旧人的覆辙,对只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冷眼相看,甚至连看都没看到。接下来,便是下一时代人眼中的“传统”了,如此循环往复,总有文化在消亡。

王小波曾說“尊严就是你走在任何地方,都被当作一个人物而不是一个东西来看待”,也就是说,尊严由其本身来捍卫。是什么便是什么,装进别人的壳里来保护自己自然是一种生存下去的办法,可在你躲进去的那一刻,你已不再是你。

这样看来,所谓的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倒变成摧毁其本质的利刃了。那保护的意义何在呢?

是时候守护该守护的东西了,或者说,该放手任其发展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