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与缸

作者:马未都

  我对史实认知有如下观点: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我最怕有历史老师或学者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一个“历史真相”,误人子弟往往就从“真相”开始。历史是一个客观存在,后人对它可以有一个主观判断,这个判断如果除去看客心态外,可以称其“史观”。

  举例说明: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自宋以后妇孺皆知,只能说明司马光天赋异禀,处理危机能力过人。我从小学听此故事未曾怀疑过它的真伪,也和常人一样欣赏着故事的传奇。

  可后来读《宋史·司马光传》,才知道宋史由元末蒙古学者蔑里乞·脱脱主编,此时司马光已故去近三百年了,做个比喻,间隔时间大约如同我今天写《雍正传》。《司马光传》开篇有一句话很重要:“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就是说司马光七歲之时已是一副令人敬畏的姿态,人格端正。我们虽没见过司马光,但都见过七岁(虚岁)的孩子,这“凛然如成人”之句显然溢美。关于“砸缸”文字如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文字洗练清晰,说“瓮”未说“缸”,中国文字严谨,缸与瓮区别明显。

  收口为瓮,敞口为缸。战国至西汉已有陶制大瓮,观复博物馆就有;陶瓷烧造有许多技术难题,你千万别小看器口的一收一敞,敞口深腹大缸完全烧造成功是明末之事,比收口大陶瓮要晚上两千年。所以你听不见有关缸的成语,而“请君入瓮”“瓮中捉鳖”“瓮牖绳枢”等成语都耳熟能详。

  司马光破瓮到司马光砸缸,从证据学角度有许多商榷之处,细节决定成败,学者信誓旦旦告诉你的故事可能只是个影子,捕风捉影不是学术态度。至于外行与内行之间,永远有一条鸿沟天堑,不辩为上策。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素材运用】历史是一个客观存在,后人对它进行的是主观判断,于是有历史老师或学者告之以“真相”,形成“史观”。有时,这种思维定式会误人子弟。由“瓮”到“缸”,表述走样,讹传下去,理解则更变形。研究学术不能主观臆断,捕风捉影,而应注重证据,注意细节。

  【速用名言】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春秋时期哲学家 老子

  2.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 爱弥尔·左拉

  【适用话题】细节;学术态度;主观判断;真相

  (特约教师 吴学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