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从1983到2017,我的幸运与遗憾

作者:李开复

  1983—1988年,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计算机博士。我的导师瑞迪教授从美国国防部得到了300万美元的经费,用来做不指定语者、大词库、连续性的语音识别。他希望机器能听懂任何人的声音,懂上千个词汇,懂人们自然连续说出的每一句话。这三个问题都是当时无解的问题。瑞迪教授计划采用“专家系统”来完成项目。

  但我不认同。再三思考后,我决定鼓足勇气,向瑞迪教授表达我的想法。我对他说:“我希望转投统计学来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以为他会失望,没想到他轻轻地问:“统计方法如何解决呢?”

  他耐心地听完我的回答后,温和地告诉我:“开复,你的观点,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我可以支持你用统计的方法去做,因为我相信科学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都是平等的。”那一刻,我的感动无与伦比。因为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作出一个与教授唱反调的研究,教授还给予充分的支持,这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统计学需要大数据库,如何才能建立起大的数据库呢?瑞迪教授看我愁眉不展,再次给我支持。他说:“开复,在科学的领域里,无所谓老师和学生的区别,我们都是面临难题的攻克者,如果你真的需要数据库,那么,我去说服政府帮你建立一个吧!”

  瑞迪教授说服了美国政府收集并提供大量数据。除了大数据,统计学的方法还需要非常快的机器,他又帮我购买了最新的机器。瑞迪教授的宽容让我感到一种自由和信任的力量。在他的支持下,我开始了疯狂的科研工作。

  1986年底,我的统计系统和他的专家系统达到了大约一样的水平。1987年,我把机器的语音识别率提高到96%。统计学的方法用于语音识别初步被验证是正确的方向。后来,《商业周刊》把我的发明选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初出茅庐的我获得这样的成功,让我感到很幸运,也让我有了继续向科技高峰攀爬的动力。

  遗憾的是,虽然我找到了方向和基本方法,但以当时的数据量级和计算水平,语音AI研究很难有商业化机会。我离开科研界,进入商界,用产品改变世界。

  30年过去了,AI发展的土壤肥沃起来,科研人员需要的数据集不再那么难以触碰。我当年受惠于瑞迪教授的帮助和指导,今天也非常希望能给更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创造研究机会和条件。你们可能无法想象,我有多么羡慕生活在数据爆炸时代的你们,有人提供数据和奖金池,让有才华的人一展拳腳。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

  【素材运用】兼收并蓄,才是做学问的坦途。李开复不赞同导师的研究方法,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作为导师的瑞迪教授,不失望、不生气,反而宽容对待,加以引导,给学生一个信任和自由研究的空间,这是何等的胸怀!导师的宽容、支持和帮助,使李开复在成功路上少走弯路。

  【速用名言】

  1.若失去了勇气,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德国文学家 歌德

  2.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国思想家 伏尔泰

  【适用话题】勇气;宽容;胸怀

  (特约教师 吴学军)

  【同类素材库】

  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座谈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