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八旬教授蒋克铸站3小时上完最后一课

作者:未知

  精英履历

  蒋克铸,1933年生,1994年从浙大机械工程学院退休,不服老,要求继续讲下去,于是被返聘到竺可桢学院讲授《设计方法学》课程直至2008年。2017年10月份,他向学院提出,希望能再度走进课堂,与学生们分享他终身从事的《设计方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这一次,84岁的蒋克铸,连站3小时为学生上课。他说:“怕人走了,经验没有留下来,这是最大的遗憾。”原定的上课时间是下午一点半到三点半,但由于蒋克铸想讲的内容太多,整整拖了一小时的堂。自从1994年正式退休后,这是他近十年来第一次站上浙大机械学院讲台。老人恨不得把肚子里的知识倾囊相授。

  精英事迹1想把经验传承下来

  “年纪越大,就越想回到课堂上,给现在的学生讲讲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那点知识,希望能传承下去。”蒋克铸认为现代教育有个遗憾:“一代人离开后,实实在在的经验留不下来,现在的年轻人要重复我们以前走过的弯路。”现在条件好了,教材、材料都不缺,但老一辈的那些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我也想和孔夫子一样周游六国,把毕生所学都传给年轻人。虽然有学生觉得我严格,但只要还有一两个学生愿意听我的课,我就要一直讲下去。”“我造物,故我在;我育人,故我在;我創思,故我在。”这是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素材适用话题】传承;责任;经验

  精英事迹2坚持站着板书

  蒋克铸年轻时练过体操和跳水,而且水平很高,有一次在比赛中半月板撕裂,多年来膝盖不便。在讲课现场,大家四次请他坐下讲课,但他总是摆摆手。他认为站着上课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只有站着上课才能示范和演练。老师在写题和板书的时候,学生同时在动脑。示范是最关键的,不然与网络授课又有什么区别呢?”蒋克铸习惯板书,虽然因为年龄大了,抬手画图时胳膊明显地难以伸展开来,但他仍然一丝不苟,不肯简化任何一个细节。

  【素材适用话题】言传身教;教育;师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