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王来宁:带你和北大附中学生一起学论语

作者:未知

  作文君:

  近年,新高考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文化传承与理解”被列为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论语》作为国学经典的基础读本,学习、考试时出现的频次极高。你也许听过于丹的《论语》,但不一定适合考场。本期,作文君请到北大附中高级教师王来宁老师,为学生党讲一讲更具实用性的《论语》,看名校的学生怎样学经典!

  一“北辰”奥义与“众星拱北”

  北极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颗星星,这也是在偶像剧中出镜率极高的浪漫星辰。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师:成语“众星拱北”就出自此处。这里的北,即“北辰”,指的是北极星。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它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的北半球往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人们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

  正因为北极星位置的相对稳定,所以生发出了很多的象征意义:比如忠诚,比如立场坚定,可以引领我们到达目标。

  在中国传统里,北极星的意义更是非比寻常:古人把天想象成一个国家,星星们都是各地执掌业务的管理者,而统揽全局、统摄众星的,就是北极星。它也叫作北辰、天枢、紫微,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就与此密切相关。

  懂得了这些,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孔子这句话了:“(领导人)用道德教化来处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自己的位置上,而群星都自然而然地环绕在它的周围。”

  生:孔子说“为政以德”,执政的人到底是“德”重要还是“能”重要?

  师: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他希望当政者都是道德模范,为全民树立榜样——这个心愿相当美好。有种说法是,西方最早的乌托邦是柏拉图的“智慧王”,我国最早的乌托邦是孔子的“道德王”。

  生:商鞅极力否认道德教化的意义,曹操下的《招贤令》说,只要是人才,有“治国用兵之术”,哪怕有不好的名声、“不仁不孝”都可招用。这样的话,“好人政治”和“能人政治”,哪一个更合理一些呢?

  师:“好人政治”还是“能人政治”?或者说:“好人”和“能人”一定矛盾吗?不能共存吗?不是“好人”的能人是危险的,不是“能人”的“好人”像窝囊废。

  “为政”不是单纯地“技术攻关”,处理人际关系仅仅靠“技能值”是无法实现的。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纯靠“技术”不行,靠“法律”呢?法律当然很重要,它是底线、是保障,法网虽然严厉,却很难周密,总有人钻空隙。强调领导人的道德,是要他用道德修养来以身作则,以道德来弥补制度的不足。

  所以,所谓的“为政以德”,绝对不是仅仅靠“德”,绝不是让他纯用道德教化别人,那太傻了。

  孔子说:仁者不忧。但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孔子和范仲淹说的“忧”是一个意思吗?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师: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这都是我未能做到的,这三条是: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大智慧的人不迷惑,真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听了之后实力捧哏,对同学们说:“这是老师谦虚呢!说自己做不到,其实这正是咱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生:“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了一百多次,是《论语》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身份概念,可见其地位非常重要啊。

  师:在孔子之前,“君子”常常指“尊贵的男子”“有地位的男子”,孔子完成了“君子”词义的引申,即“君子”内涵由以地位为主变为以道德为主。可以说,孔子实现“君子”含义由“位”至“德”的转化。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而言,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

  生:也就是说,从孔子开始,“君子”不再是“拼爹”的优胜者,而是道德楷模了。

  师:在《论语》当中,君子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既有着几乎完美的人格,又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和极好的行为准则。可以说,“君子”由内心品质与外在表现形成的,战胜了所有的人格弱点,几乎是以“完人”的形象,千百年来为中国知识分子所向往、所追求。

  生:范仲淹在《岳陽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进亦忧退亦忧”,总是这么“忧”,范仲淹是不是就不算仁者了?

  师:仁德的人不忧虑,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恐惧,这三条属于孔子的“君子道”。其中“仁者不忧”中的“仁”,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作“仁”。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

  生:那您的意思是,范仲淹压根儿算不上“君子”了?

  师:“君子不忧”主要指的是他的人格修养,至于以天下为己任,忧天下之忧,甚至“先天下之忧而忧”,又是儒家仁者对民众、对国家必须担负的道义和责任。

  所以,同样是“忧”字,有着不同的语境含义。仁者不以己忧,但必须以天下为忧,正如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