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希望

作者:曾颖

【适用话题】希望 卑微与崇高 精准扶贫 感恩

在公益界多年,自认为见过的苦难与悲伤场景已经足够多了,但經过两个多小时手脚并用的跋涉,站在阿静家的几间破房子前时,我仍然被眼前的场景镇住了。

房子背靠悬崖一字排开,屋后是一眼望不到顶的崖壁,屋前是看不见底的深渊。从堂屋正中央往外冲,八步之内,必可粉身碎骨。

房子虽然有五间,但真正瓦片齐全的只有三间。唯一还算完整的一张紫红色的沙发上,坐着患尘肺病多年的父亲,他说他每天至少有三次在想着要不要从门前的悬崖上跳下去。但他没有这么做,不忍心让阿静变成孤女。阿静曾无数次对他说:“你不是我的负担,而是我的希望,是我活下去的理由!”阿静的梦想是考上医学院,毕业后当医生,为父母治病。

就在阿静为梦想冲刺的高考前夕,她同样患尘肺病的母亲,扛不住越来越沉重的呼吸,悄然离开了人间。这使得一向稳居全年级前三名的阿静,高考成绩一落千丈。

匆匆为母亲办完丧事之后,阿静一抹泪去了一家乡村幼儿园。她之所以没去工资更高的镇上或县里,是因为丢不下生病在家的父亲。每天出门前,她都会做好饭菜,放到父亲触手可及的地方,告诉他,他是她的希望,只要他还在,自己就有归处,如果他敢跳下悬崖,她也会跟着跳下去!

“你见过这么破、这么烂的希望吗?”面容清瘦的父亲热泪纵横地冲我们问出这句话,相信这句话在他心中已自问无数次。

“再卑微的希望也是希望,一如暗夜里那一点点微弱的星光。”我想这么回答他,但又觉得太文艺、太多余。因为这一年多以来,他每天坚持以尽量轻松的表情等待女儿回家,并且一改往日的决绝,不再抗拒志愿者的到访和援助,这些都表明了他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

阿静的房间与我们去过的另外一些旧房子又有些不同——它虽然旧,但墙上没有蛛网灰尘,最令人惊异的是床铺上靠墙摆放的两排书,一律书脊朝外,整整齐齐。那是阿静多年来的课本和笔记,是这个家少有的看起来有新色的东西。墙上还贴着一张纸,上面整整齐齐写着许多名字,那些都是妈妈生病和去世时来帮助过他们的人,无论是送过一碗面,还是挖过一抔土,她都一一郑重地写下他们的名字。阿静说:“也许我现在没有能力报答,但我每天临睡前的最后一件事和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那些名字说一声‘谢谢’,是他们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并没有冷透。”

阿静是所有受资助的学子中,唯一一个我们还没有见到本人就决定要援助的对象。大家的选择高度一致,不是因为她贫穷的现状,而是因为她对未来抱有的那份善意和希望。她也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在补习了一年后,顺利地考上了医学院,并于最近拿到了医师执业资格。

阿静说要把头半年工作攒下的5000元钱捐给助学基金。她的父亲在得到稳定的生活来源和治疗之后,生活已经可以自理,偶尔还能上山采点儿花椒、果子挣钱。他再也不用每天寻思着要不要从悬崖上跳下去了,自从他家从悬崖上搬下来之后,悬崖已远远地离开了他的心中。

这一切,皆源于那个“破”希望!

(林冬冬摘自“曾颖眼中的世界”微信公众号)

【素材分析】若不是源于阿静那个善意的“破”希望,她患尘肺病的父亲怎能有力量坚强生活,已辍学的阿静又怎能成为志愿者未谋面就决定援助的对象?希望,就是命运的护身符,正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句台词:“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特约教师 唐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