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4个劳动节都在实验室:奋斗的爱国者郭国平

作者:何佳妍

其他适用话题 奋斗;爱国;青春;楷模

2019年5月1日劳动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像以往一样,早晨8点40分踏入实验室大门。这已经是他连续14次如此度过这一天了。出生于1977年的郭国平19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學外语系,后转入物理系。硕博期间,他了解到我国在“量子计算”方面还是空白,于是与导师商量进入相关领域,开始负责建设国内首个半导体量子芯片研究组。

让郭国平14个五一节不能休息的“元凶”之一是量子计算的研究平台,它需要零下27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一天需要消耗20多升昂贵的液氦。“我们有两个研究平台,也就是说,一天不干就要白扔五六千块钱。如果关掉几天重启,要几万块钱。”郭国平说,为了不浪费科研经费,他的实验室从2005年建立到现在,基本上全年无休,两班倒24小时运行。

经过艰苦努力,他的研究小组2009年在国内首次实验,就实现了量子霍尔效应,之后的几年,他们先后跟上了国际先进科研机构的节奏,实现了基于半导体的单比特、两比特、三比特量子计算,实现国内这一领域零的突破。

【微写作范文示例·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从少年到不惑,郭国平用自己的青春描绘出最壮丽的画卷,从接触量子领域,到14年全年无休,再到实现量子霍尔效应,是他经过反复而又烦琐的实验奋斗出这历史性的突破。他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艰苦卓绝的连续奋斗,诠释了新时代的爱国情怀,弘扬了建设祖国的壮志豪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