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许国一生,还恨一生短

作者:未知

作文君

湖南卫视2019年五四文艺晚会上,王洛勇、刘琳跨时空情景演绎《等待》,致敬“两弹”元勋邓稼先,全场观众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节目播出后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无数网友感动刷屏:爆哭。“要保卫世界和平,就要反对原子弹。而想反对原子弹,就必须先拥有原子弹。”这是享誉世界的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对中国的忠告。而提起我国的原子弹,那么一定无法绕过“邓稼先”这个名字。邓稼先为了祖国的核事业投身大漠,28年间与妻子许鹿希聚少离多,最终因工作身患绝症,苦等他28年的许鹿希只换来一年的相处时间,随后邓稼先便离开人世。而此后的许鹿希不仅守着与丈夫共同生活过的老宅,还用生命中的又一个28年采访100余位邓稼先的同事好友,写成《邓稼先传》来追忆一生珍爱之人。邓稼先生前曾说:“我的梦里经常有两个场景,一个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一个是妻儿欢笑的场景。”不过在现实中,邓稼先虽然实现了前者,却没能实现后者。在这不能“两全”的人生中,邓稼先都经历了些什么,让无数的网友忍不住落泪?今天,就请素粉们与作文君一起,展开邓稼先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

稼先年谱

1937 我爱你,中国

邓稼先从小生活在北平,13岁时,“七七事变”爆发,当时占领京城的日本侵略者有個规定:中国百姓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行鞠躬礼。邓稼先感到这是一种侮辱,于是,他宁愿绕道走,也不去向侵略者行礼。而这种对侵略者的痛恨,源自他的爱国父亲——曾于北大、清华等学府执教的知名学者邓以蛰。一天,邓以蛰的一位老朋友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到邓家来拜访。没想到,那位朋友刚一进门,平时一向很和气的邓父突然勃然大怒,很严厉地质问他:“你来干什么?这里不欢迎你这样的人。你出去!”朋友一下子明白了:邓先生是嫌自己给日本人办事。这件事给童年的邓稼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日本侵略者每占领一座中国城市,就强迫中国人去参加所谓游行集会,庆贺胜利,如果不去,就会被杀头。有一次,侵略者又逼北平市民和学生开会游行。邓稼先很气愤,就扯碎了发给他们的日本国旗,扔在地上猛烈踩踏。这一幕被一个特务看见了。特务找到校长,要校长交出这名学生。但校长出于对学生的爱护,把这件事搪塞过去了。后来,校长找到邓稼先的父亲,告诉他:“邓稼先已被人盯上,迟早会出危险的。”邓以蛰只得把儿子送到外地。临行前,家里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饭,但谁也吃不下去。这时,邓以蛰对邓稼先说:“稼儿,我们国家落后、贫穷,受人侵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科学技术不如人。你将来一定要学习科学!”这句话,影响了邓稼先一生。

【适用话题】国难;青年;爱国;科学

1948 让科学把天空照得更亮

1940年,邓稼先来到昆明,经过一年的学习后,顺利考入西南联大。1945年,我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邓稼先也拿到了毕业证书。他被北京大学聘为物理系助教,工作体面而稳定,还结识了后来的妻子许鹿希。当时,许鹿希是北大的高才生,她的父亲许德珩是北大著名教授、《五四宣言》的起草者,与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私交甚笃。两家的渊源,为邓稼先与许鹿希之间产生感情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那时的邓稼先一心报国,想要学习最先进的科学知识。1948年,邓稼先决定前往美国的普渡大学深造。临行前,朋友对他说:“中国的天就要亮了!”邓稼先说:“我学成后一定会回来!”于是,到美国后,邓稼先抓紧时间学习,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拿到博士学位。那时,他只有26岁,这在那个很多人连读书机会都没有的战争年代十分难得,因此他被被人们戏称为“娃娃博士”。当然,光荣的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比如,那时的邓稼先经济拮据,连饭都吃不饱。有一次,邓稼先和同学一起去吃牛排,发现对方的牛排稍微大一点,不禁“羡慕”地说:“我这块小,你那块大。”那位同学为了照顾贫苦的邓稼先,就和他交换了牛排。

【适用话题】救国;刻苦求学;理想

1950 回国:快一点,再快一点

“娃娃博士”邓稼先的名号很快就传到了美国政府的耳朵里。但是,1950年一拿到博士学位,邓稼先就要离开美国。这时,美国政府提出要给邓稼先提供一流的科研条件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此外,邓稼先在美国的老师、朋友也都纷纷劝说邓稼先,认为留美工作的机会难得,希望他不要返回落后的中国。但是,邓稼先心里明白:远赴重洋刻苦求学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建设自己的祖国!所以,他果断拒绝了师友,在拿到学位仅仅9天后,就同其他200多位爱国专家学者一起返回祖国。到北京后,他与科学家何祚庥、徐建铭、于敏等人合作,在我国物理领域权威刊物《物理学报》上相继发表了《β衰变的角关联》等数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为中国核理论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而且,这时的邓稼先终于有时间去经营自己的感情生活,1953年,他与大学刚毕业的许鹿希完婚。

【适用话题】信念;主见;奋发图强;诱惑

1958 “连家也顾不上了,但死了也值”

一生为世界和平奋斗的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曾通过自己的学生转告中国:“要保卫世界和平,就要反对原子弹。而想反对原子弹,就必须先拥有原子弹。”于是,为了捍卫世界和平,不受他国的核威胁,1958年,我国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这时,相关部门负责人找到邓稼先,对他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你愿不愿参加?”邓稼先感到自己一直等待的报国机会终于到来,一口应允。不过,邓稼先知道自己的决定意味着以后将与亲人无限期聚少离多。所以,他既激动,又愧疚,回到家后坐立不安,想了很久才轻轻拉起妻子的手说道:“我要调动工作了。”许鹿希连忙问道:“调到哪里?要干什么?在不在北京?”邓稼先连说了三个“不能说”,只是告诉妻子:“我可能连家也顾不上了,但为它就算死了也值得!”看到丈夫坚定的眼神,许鹿希说:“我支持你!”第二天,不喜欢照相的邓稼先特意带着妻子和儿女走进照相馆,留下一张全家福后便“人间蒸发”。那一年,邓稼先34岁,许鹿希30岁。

【适用话题】和平;国与家;付出;原则

1964 “一个太阳不够用”

1958年8月,邓稼先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此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邓稼先首先带着一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建设试验场地,硬是在乱坟堆里开辟出一条柏油路,在松树林旁盖起了原子弹教学模型厅。而后,邓稼先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知识,由于学习资料都是外文书,只好一人念,大家译,连夜印刷。此外,由于缺乏设备,大家只能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算一次,要一个多月,常常工作到天亮。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邓稼先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此后,邓稼先在大漠试验场生活了整整8年,先后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当然,也正是因为大家如此拼搏,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前,曾有国家表示:“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而事实上,中国仅用了6年多的时间便研制出了原子弹,并在2年零8个月后研制出氢弹,创造了由原子弹向氢弹跨越的世界最快速度。对此,有外国媒体称:“在中国罗布泊的这团蘑菇云輻射之下,人类的战争即将放缓脚步。”而当许鹿希在新闻中得知这一消息时,她的心里仿佛知道了自己的丈夫究竟在做些什么。

【适用话题】创业;刻苦学习;自强

1979 “平安无事”

1979年,在一次试验中,核弹由飞机上投下,但不料突发事故,最终核弹没有爆炸,掉在地上摔碎了。这时,大家都明白核材料有着很强的放射性,防化兵大喊道:“快撤!快撤!”但是,有一个人谁也拦不住,那就是邓稼先。他一直走到事故中心点,弯腰“抱”起了核弹残片。而就这一下,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几天后,邓稼先因工作回到北京,得知情况的许鹿希强拉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化验指标都不正常。许鹿希跺着脚跟他吵:“你又不是不懂,你为什么非要到跟前把它拿起来看一看呢?”邓稼先说:“我一定要亲眼看看它成啥样了。”后来,许鹿希谈起这件事时说:“邓稼先可以避免这次致命的伤害吗?他一定会去的。他脑子里只想赶快知道事故的结果,他来不及考虑个人安危。这就是邓稼先。”

【适用话题】责任;勇于牺牲;意外

1986 唯愿不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虽然身体受到核辐射的影响,但是,邓稼先依然不肯放下手头的工作。即使步履蹒跚,他依然要自己亲手装雷管——这是最危险的工作,为此,他还以领导的身份命令其他工作人员:“你们还年轻,不能去!”1984年,邓稼先参加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核试验,这时,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已过去整整20年,试验结束后,他兴奋地写道:“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不过,在他亲眼看到“轻舟过桥”后的1985年,他身体里的癌细胞大面积扩散,已无法挽救。于是,他回去了——回家。苦等28年的许鹿希,终于等到了她的爱人。

但是,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邓稼先依然在病房工作了333天,完成了20多万字的《群论》——科技工作者辅导书,以及一份对中国核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建议》书。在写《群论》时,他本打算写40多万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月,病痛的折磨使他不得不停下笔来;写《建议》时,他开始做化疗,向血管内点滴药水,一次治疗要好几个小时,他只能躺着或靠着,边做治疗边看材料。1986年3月,邓稼先预感到时日不多,不止一次地对许鹿希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有两件事必须做完,那一份建议书和那一本书。”而在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留下了人生中最后一句话:“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适用话题】奉献;毅力;爱国

2014 许你28年等待,再许你28年纪念

201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也是邓稼先诞辰90周年。邓稼先1986年逝世后,许鹿希亲自采访了100余位邓稼先生前的同事和朋友,与子女邓志典、邓志平和孙子邓昱友一同撰写了《许身国威壮山河——邓稼先传》一书,以表达自己对邓稼先的怀念。许鹿希说:“稼先希望我有成就。”她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1981年,北医公派一批教员到美国学习,邓稼先怕我不熟悉英语口语,虽然工作很忙,他还是特别整理了‘英语九百句’,分门别类地给我录到一个携带方便的小磁带上。磁带上用英文写着非常小的字,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非常细致。”从这件事中,我们也看到了邓稼先深藏内心的爱与温情。此刻遥想当年,当邓稼先自豪地写信给他的好友——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时说“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全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成的”那一刻,当原子弹爆炸一个月后,美国政府代表第一次使用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这一称谓的那一刻,或许我们才能真正懂得邓稼先心中的大智、大勇、大情、大爱!

【适用话题】关怀;纪念;民族自豪感

(本文综合自《书摘》杂志胡银芳《许鹿希和邓稼先》一文、中国军网彭继超《许鹿希忆邓稼先:他的眼神似乎不在这个地球上》一文、快资讯网“史话拾说”、瑞文网以及百度百科等资料)

网友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