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当》102户照片震撼BBC:这里有真正的中国

作者:未知

作文君:当有人提出让你把自己的家当在住宅外一字摆开,要为你和它们拍摄一张“全家福”的要求时,你会做何反应?这个听起来有些无厘头又带着点浪漫主义的点子来自黄庆军,2003年起,他开始创作《家当》系列作品,用十数年的时间从村庄拍到城市,从北方拍到南方,从国内拍到国外,用镜头记录下了人们生活的变化。目前,他总共记录了102户中国家庭——有网红、电影人、文物保护者……当然更多的是普通人。在这些最真实的生活物件里,时代的轮廓渐渐清晰。《家当》系列摄影作品,在国内几乎无人知晓,却被BBC、《英国卫报》等很多国外的媒体报道,还被牛津大学教材、《美国国家地理》收录,摄影大师罗伯特·弗兰克也给出了极高的赞誉:“这些作品,帮我打开了一扇看中国的窗。”现在,就请走进这102户家庭中的几个,看看他们的家当吧!

圖文赏读

摄影师黄庆军:用《家当》为时代留下影像档案

□张翔宇

从2003年开始,东北人黄庆军,花了16年的时间,为102户中国家庭拍摄一种特殊的“全家福”。每户人家都被要求将一家一当全部搬到家门口的空地上,或站或坐,与自己的家产合影。对每一个小家来讲,这可能只是一张全家福,但放在一起,能看出中国16年来的巨变。

黄庆军出生在黑龙江大庆,没上过大学,技工学校毕业。他干了差不多10年的电工,摄影完全是自学。80年代黑白照片正热,为了支持他拍照,母亲花了1700元给他买了一台照相机,成了他家里最贵的一件家当,当时的黑白电视机才500元。很多照片都是他抽出工作的空当,业余时间出门去拍摄的。只要有合适的拍摄对象,黄庆军就会随时出发,究竟拍了多少底片,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1.社会的骨相

2007年秋天,黄庆军在满洲里阿尔山旅行,他开车在草原上,车窗外黄土飞扬,几公里都看不到一个人。这时候,突然出现了几个蒙古包。他停车,找到了一对40岁左右的夫妻,请他们和家里的两只狗、风力发电机,以及全部家当一起,站在自家的蒙古包前,黄庆军准备好三脚架、相机,从正面为他们拍下一张全家福。作为游牧民族,夫妻俩只在这里住半年,这张照片也成了他们此情此景下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最终成为黄庆军《家当》系列作品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同时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它被选入《美国国家地理》、牛津大学教材,就连BBC学英语中也引用了这张照片和它背后的故事。外国人通过这张照片,看到一个和他们认知里不同的中国。

2012年9月,BBC采访黄庆军的报道发布之后,仅仅三天文章阅读量就破了100万。荷兰的一个年轻人看到BBC的报道后,专门来中国旅行了半年,甚至专程到内蒙古去了一趟,当时他还在读高中。2019年年初,黄庆军收到了他的一封信,说自己已经大学毕业了,希望可以买到黄庆军在内蒙古拍摄的这张照片,挂在自己的房间里。

不久之后,《英国卫报》等诸多国外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英国著名的时尚品牌创始人保罗·史密斯也联系黄庆军,珍藏了一幅《家当》作品。他说:“虽然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这张照片真的影响了很多人,更让全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国内著名评论家王春辰老师评价黄庆军的《家当》系列作品为“社会的骨相”。黄庆军觉得,中国这个大家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就像人的骨肉一样,家当是骨架,而你赋予每件家当的感情就是血肉。

2.中国的巨变也发生在家当里

最开始拍《家当》系列的时候,黄庆军强制将房子设置为每个家庭的拍摄背景,因为他觉得,人和房子是没办法分割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拍摄背景”的变化,有时甚至比每一样家当更让人震惊。

抽油机是大庆的特色景观,2007年,黄庆军特意在大庆找到了一户人家进行拍摄,房子的后面就有一台抽油机在作业。12年过去了,黄庆军再去这里拜访的时候发现,土坯房变成了砖房,家具都换新了,只有抽油机还在。

《家当》系列之后,又衍生出了《网购家当》系列。这个系列的创作就不仅仅局限在人和房子的关系,而是把地域的特点作为大的背景。黄庆军想看看,在不那么发达的地区,网购如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漠河是他去过最北面的地方,黄庆军在那里找到了当时28岁的小北。小北的家在北极村的边境线附近,当时是冬天,河面结冰,小北用一辆面包车把网购的全部家当拉到户外,钢丝网就是边境线,对面就是俄罗斯。

2019年,黄庆军将《家当》系列作品撰写成书:“家当,就是你家里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它们都是你挑选、因为喜欢才买回家的。把原本放在不同地方的物品集中放在同一个空间,就能直观地感受到这户人家的状态。时间足够长的话,就能从一户户普通的家庭中,看出中国的巨变。”

3.最重要的家当

对一个人来说,到底哪件家当最重要?这个问题黄庆军问了许多人。上海的一对80后夫妻,男生认为电脑主机最重要,女生认为床最重要。但更多的人还是觉得房子最重要,这是当下这个时代才有的一种现象。

2015年,黄庆军拍摄一个在清华大学附近租房住的漫画家,叫伟大的安妮,那时候,她还不是很出名。她租房创业,东西很少,大部分空间留给了一起工作的同事,所有东西摆在一个书架上就够了。“拍照的时候,她说自己的梦想是她最重要的家当。”

对于黄庆军本人来说,这些年来拍摄的照片,就是他最重要的家当。

“很多人在接受我的拍摄请求后,才发现自己有这么多的东西,其中大部分已经被他们遗忘。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很多东西,但其实并不是必需品。若干年之后,你再回首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就能了解到当年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摘自微信公众号“一条”)

【适用话题】表现 变迁 照片 物品 生活

跟帖

@十全大补:很久以前在一个展上见过这组作品,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一套书,叫《中国一日》,20世纪30年代三联书店搞了一个策划,鼓励所有会写字的中国人把杂志社规定的某一天自己都做了什么寫下来寄给杂志社。最后编成厚厚的四册,可以看到那一天三教九流的几百人都在做什么。

@Zaphael: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至于你记录的是什么,各取所需。有人拍婚纱照,有人拍广告大片,有人仅仅记录生活的美好,也有人想通过一张张照片告诉你生活的意义或者是时代的印记。不要一味地吹捧所谓纪实就是高端。也不要贬低拍土味商业大片的摄影师就只为了挣钱。

@Smallchick:其实最宝贵的家当,还是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安喜乐吧。

@CallmeLinux:特别喜欢这样的照片,真实、感动。

链接?王文澜:另一个用相机记录中国的摄影师

在过去五十年的时间里,著名摄影家王文澜将镜头对准了平民生活,拍下许多琐碎但珍贵的瞬间。在摄影圈里,王文澜资历老、知名度高。他曾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抗洪救灾等突发新闻报道,在全国新闻摄影优秀作品评选中获金、银、铜奖及中国新闻奖。

从1968年拿起相机,王文澜的镜头中,不只记录重大事件,还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比如“自行车王国”系列。他骑上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找素材,“要关注平常的生活,有什么呢?那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叫‘三大件’,我想,就拍它吧”。不过,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上了“小汽车”。王文澜说,早先原本以为自行车肯定会越来越多,可实际“越拍越少”。

王文澜很早就设置了拍摄专题,如《胡同》《肖像》《广场漫步》《民间体育》等,一口气拍了几十年。业内外不少人,都通过照片认识了这个戴眼镜的瘦高个儿。他的生活也和摄影紧紧联系在一起。经常是每天早晨五点多就出门,王文澜曾调侃自己是个“胡同串子”,“哪儿有素材,就奔哪儿去”。

从胶卷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王文澜的拍摄工具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进步。摄影,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人说,摄影不好找题材,周围可拍的东西太少。王文澜觉得不是,“只要脑子里有选题,就永远有得拍。公园里、早市上……用细节勾勒出一幅生活画卷,就是老百姓的‘清明上河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