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荣光

作者:杨铂超

我经常往返于泉州、晋江陈埭之间。近年来,常从父辈们口中听到,陈埭的实体经济越来越不好做,这不禁引起我的忧思。

回想小时候走在陈埭镇的乌桥头,汽车、摩托车轰鸣着呼啸而过,大货车载着沉重的货物碾过水泥路面,路旁的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其中与鞋相关的占了绝大多数。那时的乌桥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与鞋业有关的生意。乌桥头是陈埭的缩影,鞋业是陈埭的荣光。

曾几何时,东南亚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国内电商崛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乌桥头喧闹的场景悄然静默。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受外部形势不确定性的影响,陈埭鞋业雪上加霜,呈现出大浪淘沙的现象,一些企业“浴火重生”,一些企业却“灰飞烟灭”。看着乌桥头“门前冷落鞍马稀”,我忧心忡忡。2019年,我在《晋江经济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陈埭鞋业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没有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面临困境。看了文章,我想,小时候陈埭那样繁荣的景象恐怕是“盛年不再来”了!

可是后来偶然重回乌桥头,我所见却与报道不同。业已关闭的店铺有一些已改头换面重新开张,就像冬天将过,春天未至之时率先萌出的几株绿芽。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进店门,发现店里没有展柜,没有试衣间,一摞摞鞋盒整齐地码放着。再往里走,店铺不像店铺,更像是办公场所,有十几个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坐在电脑前忙碌,浑然不觉我这个顾客的到来。当我走近一位店员,他才觉察,站了起来。我瞧见他疑虑的神情,便道:“我是来买鞋的……”他愣了一下,才微笑着对我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不做零售了,已经转型了……”“哦,那你们现在是怎么做的?”

店员向我解释道:“我们这里只是仓库,产品主要在线上销售,生产的鞋存储在仓库里,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以往,我们是贴牌生产,接订单,做外销,容易受国际市场影响。现在做线上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控制生产成本,加大研发投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利润比较少,但收入不会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打水漂。”

听完后,我心头不禁豁然开朗:陈埭鞋业已经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荣光。面对困境,陈埭人不断地探索新的路子,和我一样的同龄人没有抛弃自己的根基,而是吸收了互联网时代的精髓,源源不断地为陈埭鞋业传统产业注入新的血液,做到了“老树发新芽”。

走到外面,望着通向远方的街道逐渐变窄,直至变为一点消失在地平线后,我长舒了一口气。虽然还有大部分店店门紧闭,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股革新的浪潮将会席卷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变化,陈埭在新时代一定会焕发出新的荣光。

春天就快来临,因为我刚刚所见所闻,就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点评

本文看似平铺直叙,其实暗藏玄机。作者先按时间顺序,用对比手法交代了陈埭从繁华到失落的故事,让读者不自觉地和“我”一起担忧起来;接着,又通过描写一次“实地考察”,揭示陳埭重拾荣光的办法和过程,令人豁然开朗。文中明线是陈埭镇荣光的失而复得,暗线却是和陈埭一样面临挑战与机遇的千千万万的实体经济体,从小侧面反映了大格局,不可谓不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