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全球化

作者:程盟超

【适用话题】全球化 美食的力量 桥梁 国际交往

全球化怎么令遥远的你我彼此相干?举个例子,印度的干旱与洪水却影响到了成千上万阿联酋家庭的晚餐。

这事儿就发生在最近,起因是洋葱——2019年,印度的这种“国民蔬菜”在两轮收获季均遭遇灾害,毁得七七八八。可咖喱中缺不了它,所以价格搭上了火箭,如今是2018年同期的100倍。三餐无味的老百姓开始抗议;有的蔬菜店遭劫,现金一分没少,价值约合20万元人民币的洋葱倒被洗劫一空;还有街头菜贩因洋葱太贵被人打了。

印度政府下令:暂停一切洋葱出口,优先供应国内。然后,依靠从印度进口蔬菜的邻国孟加拉国,洋葱价格增加了9倍;斯里兰卡和阿联酋等南亚、中东国家的洋葱价格也应声上涨;尼泊尔依靠中国每天额外供应40吨洋葱才稳住了局面。

全球化的今天,密切的贸易往来令各国人民的胃空前贴近。“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不再只是空洞的感慨。离开对方,至少胃就不答应。印度为解决当务之急,从土耳其进口了1.25万吨洋葱;甘肃的洋葱商人在电视上说,受印度减产影响,该省2019年5个月的出口量比2018年一年还多。大家语言不通,吃的却可能是同一片地里的洋葱。这种趋势在全球蔓延,始于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哥伦布把美洲的大豆、玉米和马铃薯带回欧洲,后来又把它们和甘蔗与咖啡一起运到非洲,这颠覆了非洲的农业与饮食。

500多年来,人类越发频繁交往的痕迹,通过吃就能轻易感知。即使是遥远东方的美食之国,当辣椒随着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漂来时,人们也笑纳了。嗜辣的四川人民那时还靠着花椒和生姜提味,但很快,“川菜”將具备它真正的灵魂。

时至今日,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对于生产了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粮食的中国,进口食品优化着产业结构,也调剂了百姓生活,但终归并非必需。离开全球贸易,人民真就吃不上饭的国家名单也有很长:比如90%的粮食和60%的肉类都依赖进口的海湾国家;农产品自给率不足10%的新加坡,不足30%的韩国和不足40%的日本;还有以色列和荷兰这样的“农业大国”——单看产值,农产品的百分之八九十都实现了自给,但其实生产和出口的都是高档水果、蔬菜和花卉,大宗粮油还是要依靠别国。

民以食为天,隔着大洋不同肤色的人们是否彼此需要,胃给出最诚实的答案。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发布过一项数据:1960年,全球平均每人每年会吃下2248种食物,50年后,这一数据变成了2770种。500多种新口味几乎全部来自国际贸易带来的新品种。

世界的悄然变化往往不被局中人感知。差异仍旧很多,但在相互接近的道路上,人们其实已走了很远。如今大豆最主要生产国之一的巴西50年前还在靠花生榨油;从非洲到东南亚,人们开始种植小麦也无非最近百十年的事。人类这么容易被彼此改变,或许证明我们比想象中更亲近。

据统计,海外现在已有近70万家中餐厅。2017年,我们从全世界进口了5300多万吨食物,同比增长了36.5%。我们与世界是否会走得更近,答案可能就在蒸腾的炊烟与热闹的锅灶间。

(摘自微信公众号“冰点周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