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刘昊然

作者:艾小羊

  【观点引路·少年与老成】老成持重的成年人,阅尽世事,练达人情,最难以忘怀的是,策马奔腾纯真青涩的少年时代。刘昊然的横空出世,让成年人找到了久违的少年感。年少时,渴望长大。长大后,怀念年少。生活在别处的我们,对于得不到和已失去的东西,总是觊觎太多。

  【适用话题】少年感回不去生活在别处

  知乎上,关于刘昊然,评价最多的是他的少年感。

  “就是一想到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和他有什么交集的时候,就难过得想哭”,看完这句我愣了半天,觉得人生好伤感。刘昊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美少年,但只要动起来,就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光彩。

  这种自带呼唤青春回忆能力的光彩,被称为“少年感”。少年感是一种无限接近于透明的力量,最动人,也最难留住。因为留不住,成了每个人胸口的朱砂痣。少年气需要被保护,在这一点上,陈思诚很圈粉。刘昊然在新书《见风》里,有这样一段:有一次跟思诚哥聊天,他告诉我不能胡乱接戏。因为他之前也是个演员,就特别明白好的角色对一个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个不适合的角色,对一个演员的演技提升的限制、对未来的可能性的限制,都是难以估量的。

  刘昊然出道以来的作品,除了《北京爱情故事》6.1分,主演的作品在豆瓣都上了7分。在国产影视作品整体水平低迷,烂片满天飞的大环境下,几乎是一个奇迹。这得益于他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想做一名演员,而不是圈钱的流量明星。接《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他压力特别大,演哭戏哭不出来,经常找佟丽娅聊天。佟丽娅告诉他:要把自己真正装进角色,去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悲伤不一定要靠哭,有些演员能哭出来,但你感觉不到他的悲伤。所以从无忧无虑的后院少年萧平旌,到经历生死、一夜长大的萧平旌,在一部戏里,我们能清楚看到他演技的提升。

  我跟朋友讨论过,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怜惜和帮助少年刘昊然,毫不吝啬地给他宽容和喜爱?可能因为他们代表了我们想要极力保护,不愿意失去的那一部分自我。除了阳光、纯真、温暖、无畏,“少年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质是羞涩。很多人失去少年感,是从丢掉羞涩那一刻开始的。动人的羞涩,不仅是不好意思,更有对命运的感恩与敬畏。

  今年春节,刘昊然接受猫眼电影采访,一再强调:所有的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敬意,所有的角色都不是你应得的。出道近5年,面对命运的礼遇,刘昊然始终保持羞涩和敬畏。在《见风》里,他用很长一段话描述这种负担不起的幸运——我只是一个被一股不属于我的力量刮着往前走的人。在所有人都觉得我快要升腾而起的时候,我总是有种无法落地的不踏实感。我知道我还远没有长出翅膀要飞起来,现在的一切,只是因为我站在了幸运的风口上,有无数的机缘、无数的人,他们托着我。

  这些话,你在马云、田朴珺的书里看不到。不是他们不好,而是他们已经熟透了,习惯性保护自己脆弱的一面。中年忧戚戚,少年坦荡荡。有人说刘昊然是继吴彦祖后,又一个统一了国民审美的男演员。我倒觉得他统一的不是审美,而是我们心里对于青春年少永恒的眷恋和遗憾。

  谁对青春不向往呢?天气初晴,隔壁班好看的男生在操场上打篮球,我们用青春,把日子擦亮。后來,走过越来越多的路,青春无踪,纯真也不知道丢在哪个路口。

  也好。如果每个人都是永远的少年,刘昊然们也就不会成为我们永远的“初恋”和“暗恋”。所有的永恒都在梦里;所有的不变,都在纸上。(特约教师周长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