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件刻画人物”中的简明、生动训练

作者:何体勇

  文题展示

  有一种人,从你呱呱坠地开始,就伴随我们左右,任劳任怨。时间久了,你把他们对你的付出都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他们的存在,犹如我们生命中的空气,貌似无足挂齿,实则必不可少。你的生命中有这样的人吗?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今天,我们怀着一颗感激、感恩的心,把对他(她)的爱,勇敢地说出来!

  要求:1.写人记叙文,标题自拟;2.注意选择典型材料,情真意切;3.文字简明、生动,合理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4.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按照记叙文的一般要求写作即可。不过,也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生活性、集中性、突出性、新颖性的事件。(1)生活性。材料都来源于生活,那些场景回想起来似乎身临其境。(2)集中性。事件经过作者的选择裁剪,去除无关紧要的枝叶后,显得更集中,一切都为刻画人物服务。(3)突出性。所有事件都能从不同角度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丰满立体。(4)新颖性。这里的“新颖”不一定非指轰轰烈烈的大事,也可指生活小事。只不过能于小事中见出“大”来,于事中见出人所未见来。

  2.文字简明、生动。这里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整体知晓。洞悉自己所写作的内容,并明确自己通过写作所要达到的目的。(2)合乎情理。事件的展开大部分应合乎生活的常情常理。特意安排的有违常情常理处,那是作者的独特情理所在,正是应该重锤敲打处。(3)合乎逻辑。文章的结构,大致要合乎人们的心理认知规律。(4)适当描写。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烘托、映衬)等。(5)得體修辞。修辞手法配合描写,那更是使叙述达到锦上添花之效。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反问、设问、通感等应了然于胸并灵活运用。(6)精当炼词。古人曾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关键处的炼字,确实能表达叙述者独特的情致,增加文章的耐读性。

  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那时那境的独特理解、感受真实地传达出来,以“我”的视角加以叙述,情真意切、多种表达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同时,写作中也有可能出现以下失误:

  1.选材散漫化。生活是散漫的、杂乱的,如果不注意选择和重构,就有可能陷入流水账式的乏味写作。所以围绕中心,大胆取舍、重组重构就显得十分重要。

  2.结构板块化。写人自是离不开事。事与事之间如果缺少过渡性的词或句或段,就犹如砌墙时少了沙子水泥,文章的逻辑性、完整性就大打折扣。

  3.语言直白化。文章的精彩处、动人处往往是细节描摹处、多角度刻画处。如果用平铺直叙的语言进行叙述、概述,会让读者觉得平面、直白,味同嚼蜡。

  原文呈现

  我的父亲

  □四川雅安名山红星初中周玉滢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温馨的家庭变得破碎不堪。那时我才七岁,我的爸爸妈妈就离了婚。我就跟着父亲,是我父亲一手把我抚养大的。(叙述家庭的变故,应交代清楚前因后果,适当添加心理感受,用比喻写出幸福的短暂和灾难的可怕。)

  当时的社会不算发达,我们的经济也不是很好。家里什么都没有装修,没有电视、冰箱、洗衣机。就连窗户也没有安。(介绍生活大环境和家庭境况,应注意表达的层次感。与主题关联不大,可删去。)七岁的时候,我本应该在母亲、父亲面前撒娇的时候,现实是我开始为父亲洗衣,自己学做饭,有时候看电视也要到邻居家去。只是因我父亲一人奋斗,支撑这个家庭万分辛苦,他每天起早贪黑,到一个厂里干重活,每天的工资是100元。父亲独自在外打拼,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回到家还要和我一起出去采茶。那时候,我才刚记事。记得那时我读三年级,我每天回家吃饭,而父亲便早已做好香喷喷的大餐等我回家一起享用。我的父亲独自在外打拼,历尽磨难,费尽千万心思,才有一点点家底。我也认为我的父亲又当爹又当妈的,很顾家,勤奋向上,能吃苦的人。(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之苦——“我”的懂事,父亲的辛苦——打工挣钱、给“我”做饭,“我”的感受。“每天累得……采茶”不合生活常理常情。最后一句为病句,句式杂糅。)

  在家中,他是我的第一位导师,是他教会我怎样做人的道理。(材料之间最好有衔接过渡。)有一次因我家贫穷,便很羡慕邻居家有钱的孩子,一天我在邻居家看到桌上有一张10元人民币,便禁不住诱惑拿走了。(叙述犯错的原因和所犯的错误,语序不合理,增加忍受不了诱惑的描写。)这事不知怎么就被父亲知道了,他拿起那细竹打我,尽管看到我的手已经被打得不成样,我逼不得已将钱还了回去。自从那次后,我再也不敢乱拿别人的钱财。(教训反省应放到总结处,结构不合理。)到了半夜,我睡熟了,(太唐突,应有交代。)父亲将我的伤口清理了一下,只因洒了一些酒,让我从梦中惊醒,看到父亲我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又哭了起来,一哭就是在抽泣,哭得连呼吸都困难,更不用说是说话了。就在这晚,我看见我父亲正精心为我擦抹酒时,心中又气他又心软,决得自己错了。(父亲对“我”的责打,爱恨交加的抹药,“我”的心理感受。文章概括叙述多,细节描绘少,且思路逻辑不合理。感受可更具哲理性、普遍性。标点乱打,一个错别字。)

  我的父亲教会我世间上的美德,学会做人的道理,这个家是他用汗水换来的。我的父亲给了我一切,这是使我受益匪浅的导师。(总结全文,赞美、感激父亲。但显得思路混乱,第一句与第二句表述对象不一,语言显平铺直叙。)

  诊断报告

  1.细节描写不足,文章感染力不够。2.语言不够简洁,思维有些混乱。比如第一段中交代家庭变故。3.对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挖掘不力。比如原文中父亲责打“我”后为“我”处理伤口,“我”最初的感受仅仅是浅层次的“错了”。4.事件之间的衔接过渡不够自然严谨,且选材有旁逸斜出之嫌。

  升格建议

  1.增加相应细节描写。2.厘清思路,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来表达相应的思想、情感。3.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升华事件本身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让感受更具普遍性和现实的教育意义。4.删掉第二段前两句,补充“抚养”和“做人”之间过渡段。

  升格作文

  我的父亲

  □四川雅安名山红星初中周玉滢

  小时候,我曾经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原以为我会永远这样幸福下去、快乐地成长。可是,幸福如昙花一现,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我的美梦彻底击碎——父母离婚了!那一年,我七岁。我选择跟随父亲生活,从此,父女二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交代家庭的变故。梦想与现实的对比,使行文有波澜,写出幸福的短暂和灾难的可怕。)

  七岁,其他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嬉戏承欢膝下的年纪,我却已经开始学着独立。(对比,写出自己生活的艰辛,也为后文理解父亲做了铺垫。)父亲为了养家,一年中多数时间在外打工,卖苦力,每天100元,挣的钱也仅够生活。常常天不亮就起床,做饭、喂猪、扫地、洗衣……天刚蒙蒙亮,他就急匆匆地出门了。傍晚,我就坐在门口,痴痴地望着他回来的路。血色残阳中,只见他满面灰尘,一脸疲惫,川眉紧蹙,脚步沉重。我赶紧欣喜地迎上去,高叫道:“爸爸!”他“嗯”了一声,牵着我進了屋,一屁股把自己摔在凳子上,头仰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口气,一动不动。我轻轻地挪过去,眼巴巴地望着他。他摸了摸我的头,轻叹一口气,拖着沉重的身子又去做家务。(描绘望父回家的情景。“我”的“痴痴、眼巴巴”神态描写写出了自己对父亲的依赖。对父亲的外貌、神态、动作,特别是一个“摔”字传神地写出了父亲的疲惫。环境描写“血色残阳”增加了一丝凝重与凄凉的气氛。)

  三年级以前,他一直就近打工,因为他还要照顾年幼的我。春天来了,偶尔他回家早一点,他就挎着茶篼子带上我去田里采茶。碧绿的茶树一望无际,茶尖像新生儿般刚冒出个头,毛茸茸的,白嫩嫩的,厚嘟嘟的。我一会儿采茶,一会儿看天,一会儿听鸟叫,一会儿在茶垄间穿进穿出。(陪父采茶的细节描写,排比写出了父女二人难得的相伴之乐。)日子如水般流逝,花开花落,悄然无声。十来年,父亲既当爹又当妈的辛苦岂是我这笨笔三言两语能讲完的?我只知道,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他是一个能吃苦的人。(议论来总结、评价父亲)

  父亲不仅独自抚养我长大,而且教会我怎样做人。(承上启下)

  他是我的第一位人生导师。因为家里一直很穷,我便很羡慕邻居家有钱的孩子,他们可以穿花花绿绿的新裙子,买好多令人垂涎欲滴的零食,而我什么也没有。一次,我在邻居家的桌上看到一张10元的人民币,左瞧右看没有人,脑海中浮现出美味可口的零食,但又怕被发现,心中像揣着一只小鹿般“怦怦”乱撞。我面红耳赤,但终于无法控制,伸出了颤抖的小手。(比喻写出内心的紧张,神态与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内心世界。)后来,这事不知怎么被父亲知道了,我的黑色末日来临了。他恶狠狠抄起一根细竹条,对着我的小手一阵乱抽。尽管我的手已布满血红印子,手掌已接近麻木,但是父亲仍不住手。空气中弥漫着竹条的“咻咻”声和我的哀号声。最后,他让我将钱一分不少还回去。多年以后,一回想起那种声音,我还心有余悸,浑身直打哆嗦。(写“我”后来的感受,更写出父亲当年的严厉以及对“我”的教育影响。)折腾了好久,才让我睡觉。半夜里,一阵疼痛将我从梦中扯醒。我睁眼一看,原来是父亲。他正用棉签蘸着酒精细细为我消毒。想着白天的场景,我一半恐惧一半羞愧,哇哇大哭,声泪俱下,昏天黑地。边哭边抽噎,几乎都有些呼吸不畅了。看着父亲小心翼翼反复为我擦拭,我有些懊恼,有些心软,第一次觉得自己做错了。从那以后,别人的东西我再也不敢乱拿。刻骨铭心的疼痛启示我:做人一定要诚实,永远不要觊觎他人的美丽和快乐,只有自己亲自创造的美丽和快乐才是真实的、长久的、心安理得的。(将感受进一步深化,让认识更具普遍意义和人生哲理。)

  我的父亲,现在虽脊背有些弯曲,两鬓不知何时也渐染白霜,但他用宽厚、坚韧的肩膀,把所有的责任一肩扛起,一头挑着家中的柴米油盐,一头挑着我的喜怒哀乐。(使用粘连,语言表达清新。)他,是家庭不可或缺的顶梁柱;他,是令人受益匪浅的航标灯。(结尾议论,卒章显志。语言的对称产生了形式的整齐美。)

  升格简评

  1.开篇交代家庭背景,然后从父亲“养我长大、教我做人”两个角度选材,卒章显志,结构完整、严谨。2.“养我长大”中选择“望父回家”和“陪父采茶”两个场景进行刻画,“教我做人”选择“打伤我后心疼我”来表现,这些材料都富于生活气息,内容充实。3.多组细节描绘,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4.以“我”为叙述视角,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赞颂,而且将自己的生活感受上升为普遍的人生哲理,更增加了文章的耐读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