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秋游日

“哎呀!要迟到了!”我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妈妈睡眼惺忪地问:“佳铭,这才六点,这么早起来干吗呀?”我说:“妈妈,今天秋游,要早到!”我风卷残云般吃完早餐,背上装满了零食的书包,开开心心地去学校了。

到了学校,我发现竟然有人来得比我还早,看来大家都很兴奋。今年我们三年级的秋游主题是“畅想未来,‘森’入奇幻”,这里的“森”指的是我们钱学森学校的莘莘学子。为了契合秋游的“奇幻”主题,也为了让我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学到有趣的知识,学校特地把秋游地点定在了风景优美的“双创基地”(注:即“杭州市侨联侨界创新创业基地”)—— 爱丽芬城堡。

随着大巴车的启动,秋游之旅正式开启!等啊,等啊……我们终于到了!天哪!出现在眼前的真的是一座和电影里一样的“魔法城堡”!在前来迎接的大“魔法师”们的带领下,我们穿上斗篷,开始了“魔法”之旅。

“魔法学院”的西格院长首先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她给我们介绍了“魔法学院”的历史、课程和授课制度,并和我们签订了“魔法契约”。我猜,她准是由懂科学的老师扮演的。

每一位小“魔法师”都有一顶属于自己的“魔法帽”。领了帽子之后,我们来到“魔法教室”。只见教室的桌面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我先用它们制作了蜘蛛、南瓜、数字、小花……再把它们装饰在我的“魔法帽”上。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我心想:不愧是我!我的“魔法帽”是最漂亮的!我喜滋滋地把帽子戴在头上,接下来就要制作“魔杖”了。我做出来的“魔杖”像一根长长的树枝,顶端镶嵌着一颗“黄宝石”(其实是一颗发光珠)。有一位同学一做好“魔杖”就开始挥动,想把椅子变成一只小白兔。当然,他失败了,哈哈!

忙活了一阵,小“魔法师”们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大家各显神通, 从书包里“变”出了“吹不破泡泡糖”“神奇果实”“十里飘香鸡翅”……应有尽有。一不小心,王彦霖就把我的“奇艺橙子”全吃完了。看在他给了我一大袋“尖叫薯片”的分上,我原谅了他。

填饱了肚子后,就可以学习“魔法”了!一位大“魔法师”先给我们展示“烟雾魔法”。只见他拿出一个容器,倒入热水,然后用力一吹,只听噗的一声,烟就冒了出来,整个房间都变得烟雾腾腾!我心想:加了热水,冒出来的就是蒸汽,这烟应该是热的。大“魔法师”又拿出虾片放进容器里涮了涮,然后把虾片分发给我们。我把虾片放进嘴里一嚼,烟立刻从我的鼻子里喷了出来!啊!虾片是冷的!揭秘时间到——原来,容器里装有液氮,液氮是一种温度极低的液体。大“魔法师”又拿出一朵玫瑰花,把它浸入液氮。“三!二!一!”仅仅几秒钟时间,玫瑰花就被冻住了,大“魔法师”用手轻轻一拍,它就碎了!

因为我学得特别认真,被选上台学习“火魔法”。大“魔法师”先在我的手上抹了一种神秘的液体,再用打火棒在我的手心里点燃了一团火焰。我的心狂跳不止,真担心自己会被烧伤。但蹿起的火焰在我的手心里跳着舞,我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烫。我轻轻一挥,火焰就消失不见了,好像我真的能控制它似的。台下的同学们发出一阵欢呼,纷纷为我鼓掌。我心想:那种液体可能燃点很低,下周一一到学校我就要去问问教科学的隋老师,让他用科学知识来解释“魔法”。

快乐的一天即将结束,我们三十九位小“魔法师”、两位美丽的“公主”和城堡合影留念。我会永远记住这神奇的一天!

浙江省杭州市钱学森学校三(3)班

“双减”新鲜事:游览研学主题乐园

“双减”新体验:2016 年,我国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全国各地的研学基地、研学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从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到农业体验、科技创新、国防教育等等应有尽有,这不,连“魔法”都可以学习啦!这样的研学之旅不但能让学生们玩得开心,还能让他们学到不少知识,真是完美的安排!

“双减”新计划:1. 你的学校都组织过哪些研学活动?每次研学活动去的是什么地方、研学的目的是什么?大家都学到了哪些新东西?请你办一次自己的“研学成果展”吧! 2. 如果让你给同学们策划一次研学之旅,你会选择什么主题、什么地点、具体怎么安排?请你查一查相关资料,当一回小小活动策划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