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我在阳台上一边吃零食,一边晒太阳,惬意极了!妈妈说,现在的零食真是五花八门,而她小时候,最普通的硬糖都是奢侈品。
在今年班级的新年派对上,同学们带来了各种甜品:蛋挞、提拉米苏、戚风蛋糕、水果布丁、杨枝甘露……我也带了各种口味的甜甜圈,有原味的、草莓味的、巧克力味的,还有抹茶味的,真是甜品的大聚会,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让我回味无穷!我最爱吃巧克力甜甜圈,它们穿着棕色的外衣,上面点缀着五颜六色的糖条,轻轻咬上一口,甜味瞬间在我的舌尖弥漫,渗入我的心脾……一眨眼的工夫,巧克力甜甜圈就会被我一扫而空。
孩子作文开篇的甜品大聚会和妈妈对童年吃糖的回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极好地说明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
除了甜甜圈外,还有一种零食让我魂牵梦萦,那就是辣条!记得我人生中的第一包辣条是四年级运动会时小陈同学送我的。当我撕开包装时,一股香辣味扑面而来。我一尝,辣味像电流一般蹿遍全身,我的眼睛都被熏得眯成了一条缝,嘴巴也火辣辣的,好像有一座火山即将喷发。我被辣得说不出话来, 只能发出吱吱呜呜的声音。吃完辣条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似乎能射出激光,口腔像洗了个澡,虽然辣辣的,但还挺享受。哇,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辣条的威力!之后,每次在超市经过零食区,我都会出神地凝望着辣条。然而,我再也没能尝到辣条的味道,因为妈妈说辣条只能看不能买,这真是太遗憾了。
孩子仅仅吃了一次辣条,就能充分调动“五感”,把“一边享受一边难受”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可见“校园零食之神”给孩子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而妈妈的“禁令”则道出了辣条让孩子“魂牵梦萦”的原因,真是“念念不忘,仍无回响”啊。
我还特别喜欢吃“奶奶牌炸鸡腿”,那滋味鲜香浓郁,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只要一闻到炸鸡腿扑鼻的香气,我的三魂六魄就会直奔鸡腿而去。白嫩的鸡腿在油锅里翻滚着,我的口水在口腔里酝酿着。没过多久,外焦里嫩、被炸至金黄的鸡腿出锅了。我拿起一个鸡腿猛咬一口,顿时满嘴流油。酥脆的外皮和嫩滑的鸡肉在我的唇齿间跳跃着、舞蹈着,香气好像把我的五脏六腑都熏得舒展开来。我忍不住仰着头,张开双臂,快乐地旋转,我觉得自己好像来到了一座“鸡腿乐园”!没过多久,盘子里就只剩下光秃秃的鸡骨头了。当然,我也不会放过软烂的鸡骨头。我轻轻一咬,吸出骨头里的精华,真是大快朵颐!
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很多家长都会选择亲自给孩子做饭,所以“家常味”就成了孩子美食记忆的重要构成部分。孩子这“大口吃肉”的吃相,就是对家人辛勤付出的最佳“回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拥有一张能大吃四方的嘴巴,多幸福呀!
浙江省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五(6)班
指导老师:郑 蕾
主裁小酷龙
妈妈版《妈妈想吃什么呢?》:妈妈的作文是典型的“总分”结构,从“尘封的美食记忆”展开,详写了几种时代特色浓郁的美食,其深厚的写作功力不但体现在食物制作过程的描述上,还体现在对品尝感受的再现上,富有画面感的文字对美食爱好者们极度友好!
孩子版《我想吃什么呢?》:甜甜圈、辣条、炸鸡腿,和妈妈记忆中的美食相比,孩子的最爱已经完全“改朝换代”了,它们同样很有时代特色。尤其是对辣条的重点描写,除了表现辣条的特点,还展示了它在小学生心目中不可替代,却被家长视为“大敌”的矛盾“地位”,颇为有趣。
特邀嘉宾 贝壳姐姐
“民以食为天。”一说到“想吃什么”,绝大多数人都能立刻打开话匣子,说个没完,本期的“母女档”当然也不例外。和普通的美食作文不同的是,身为两代人的两位作者分别选择了代表两个不同年代的食物:对妈妈来说,食物不仅仅是食物,还是童年的回忆,虽然小时候吃过的美食现在已经很少能吃到了,但那细腻生动的笔触正好说明了当年的美食给她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回想起来仍然唇齿留香;对孩子来说,除了辣条,其他她爱吃的美食都可以随时吃到,不用再像妈妈小时候那样要“讲条件”(比如要等到过年,或是要攒够牙膏皮)。读者在对着文字流口水的同时,既可以把孩子引为“知己”(谁不爱吃辣条呢),又可以通过妈妈的作文增长知识,对父母长辈多一些了解。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样的“美食记忆”?贝壳姐姐和小酷龙都很想知道,快去采访一下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