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年味”导写与示例

作者:李淅琮

【模拟金题】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兒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 (冯骥才)

今年过年,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年味呢?

请以“年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春节年年过,家家各不同。过年是什么感受?在更广阔的时空里,你会看到历朝各代不同,过去现在不同,东南西北不同,每家每户不同……各种各样的不同使“过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也给了小作者们可发挥的写作空间。

那么该写些什么呢?

审题是第一步。虽然该作文题没有规定具体内容,只有一个明确的题目,看起来似乎范围很广。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看,可以写现在过年的“味道”,也可以写过去的过年感受,还可以从过去写到现在,在往昔的对比中抒写过年感受,感叹时代的变迁。从横向的空间维度来看,可以具体写在某一处过年的感受,也可以写几处过年的特色。从写作主体上来看,可以写个人的过年场景,也可以表现全家人对年味的理解等等。但是不管写哪一类,你首先都要明白“年味”是什么。“年味”本身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我们在面对抽象的题目时,就要化虚为实。比如,年味是一种热闹的氛围,是一份彼此的牵挂,是一桌可口的团圆饭,是一家人聊天的其乐融融,是贴春联送祝福的各种活动等等。这样“年味”不但变得具体可感,而且写作中心也明晰起来。

【佳作示例一】

年味

徐紫韵

清晨的灶膛里柴禾噼里啪啦地响着。爷爷咝咝地抽着烟,向灶里添着柴禾。姑姑们在锅台上翻炒着野味佳肴,烟气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呛得我咳了出来。

走出门外,漫山遍野的萧索颜色,像单调的素描,铺天盖地地撒满了整个窗台,可即使是这样的冬日,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有数不清的乐趣。运气好的时候,堂哥总能逮住一两只野兔子,这是让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纪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着皴裂的红扑扑的脸,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墙上,听那杀兔子时野兔乱扑腾的声音,心里不知是激动还是惋惜。更多的时间,孩子们会摆弄那两毛钱一盒的擦炮:一擦盒边沿,就赶紧往冰面上扔,只听“啪”的一声,冰面上就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黑乎乎的印记。扔进空罐头瓶子里的声音更奇特,瓮声瓮气地“嘭”一下。倘若多扔几个进去,罐头就会震得打颤。各个村庄上此起彼伏的炸响的声音,算不上大,却大肆地炫耀着孩子们的快乐。

到了傍晚,年味逐渐浓郁起来,炊烟在远处一点点升了起来,直直的,不浓,略高一点时便渐渐地散了,夹杂着淡淡的人间温情。那绵长的亲切的呼喊声此时也在悠悠空旷的田野、河岸上散开来,那浓郁的乡音满蕴爱怜,那是年迈的奶奶喊着田中嬉戏的孩子回家吃饭呢!于是,三两个孩子跑回来了,挤在厨房的矮桌子边,脚却不安分地踢来踢去。鸡总是必不可少的,一端上桌,孩子都跳了起来,舀起大块的鸡肉,将粗瓷碗有缺口的一边转到另一边,趴在碗沿滋溜溜地吮吸一口汤,香菜厚重的味道扶摇直上,暖烘烘的。孩子们都埋着头呼哧呼哧地吃着喝着,不亦乐乎。直到菜碗见底了,他们扬起手背一抹嘴,拿起花炮,就窜到院子外面了。

不一会儿,伴随着“啾——啪”的节奏,无数烟花便腾空而起了,带着满身的光焰洒向大地。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焰火。红的,似节日的灯笼;黄的,像成熟的稻谷;绿的,如茂盛的大树……变幻无穷的焰火映照着孩子们兴奋的笑脸,这是一天中最欢腾热闹的时刻了,一天的年味,也在这儿走向尾声。

我说不出乡村的年味是什么,但这独特的乡村气息,已悄然印在我的心上。

【佳作示例二】

年味

刘缘

城市在二月初沉默着,花市却在她的怀抱中热烈地绽放,人群熙熙攘攘地走过,大年初一也悄然无声地准时来临。

今夜户户灯火通明,大楼的方格中透出明亮的光,竟是让整栋楼都温暖起来。一入玄关,凝而不散的清香扑面而来,油然而生几分醉意,抬头定睛一看,是从花市带回来的水仙在青花瓷盆中傲然挺立,青葱欲滴,几层雪瓣金蕊的小花浮在叶上,香气自此悠然而来。走入厅中,更是别有一番天地。海棠、百合、茶花、杜鹃,喷吐着股股香气……百芳争艳,不觉目眩。

屋里已是人头涌动。在今晚,亲近生疏男女老少的亲戚都共聚一堂。桌上火锅氤氲着雾气,大盘大盘混着葱段闷得半烂的鹅肉泛着油光堆得冒尖,豉油碟子里的姜末已被搅开,牛肉丸子在上面打着滚,溅起几滴在谁的手上,他也不会在意,擦一擦又继续捧着碗伸出了筷子。菜明明没有吃完,厨房里的几个姑姑却仍系着围裙在忙碌;全是大老爷们的那一桌,已经掏出几瓶酒干上了,顶着酡红的脸颊却也不停杯,不时爆发一场惊雷般的大笑,引得年龄小的几个频频张望。

奶奶脸上的皱纹开了花,她拿着一叠厚厚的红包蹒跚地走过来,咧着有点瘪的嘴,给小辈一个一个递出红包,还不住用方言念叨着:“大吉大利……快快长大……”这便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游戏、电视都先抛下,一哄而上团团围住,生怕轮不上自己。

忽而想起老舍先生对过年的一段描写,“睡前早早地把小脚洗干净,把新鞋、新袜摆在枕边看着,后来就睡着了。有时会做梦,虽然不知道自己当时的表情,但小脸上肯定带着甜甜笑意。”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人们对美好的追求与期盼从未改变。过年了,人们抛开过去一年的所有不幸与痛苦,把对福的祈盼全放进了新年里,那炮仗余音未消洋溢的火药味儿,团圆饭飘荡的饭菜香味,初春满城的花香味儿,都是人们密密麻麻挤着的愿望,仿佛能看得到美好的明天。这,就是年味啊。

窗外的鞭炮声此时正应景地响起,“砰……”五光十色的绚丽流火将黑夜染成了斑斓,冷冽的空气顿时就被火药味升了温,和着那过年的美好气氛在这城市中飘荡,织出满城的欢声笑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