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朋友简历“逆天”

作者:未知

近日,一个五岁小朋友的简历火了。据称,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毕业于复旦大学,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层主管。这份图文并茂的简历介绍,这名小朋友每周写三篇英语日记,做过20多本思维书,通过实验了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四岁开始学钢琴,三岁开始学游泳,学了四个月围棋,已经11级,幼儿园小班到中班年阅读量从100本上升至500本……很多网友感慨,终于明白什么叫“输在了起跑线上”。

短评一:熊丙奇

要消除家庭的教育焦虑,一方面需要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另一方面则需要教育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识别能力,不要成为焦虑营销的对象。

本来,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面对家长的择校焦虑,理性的方式应该是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但很多培训机构向家长强调,幼升小择校失败就注定今后的失败,从而刺激了家长的争先欲。在公办学校比较强的城市,择校主要是“拼爹”,买学区房;而在民办学校比较强的城市,择校主要是打造“牛娃”,既“拼爹”,又“拼娃”。

对此,需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提高家长的媒介素养。在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纷繁庞杂,需要让家长懂得分析信息,不被营销信息牵着鼻子走。当制造焦虑并不受欢迎时,相关机构才会转变经营策略。

短评二:槽选实验室

大量现实例子证明,任何一個儿童或青年时期的阶段性目标,比如: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等,如果处理不好,都需要在成年后进行补课,去进行所谓的“迷失自我“后“找寻自我”的行为。这种回锅重做的模式,同早早获得的那些无关痛痒的知识相比,无疑是过分低效的。

(编辑:于智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