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活体青蛙:科学教育和生命教育孰重孰轻

作者:韩延明

前不久,广州美华中学初二學生李颖诗的一篇周记被校长易超发现并转到教师群里,引起全校教师关于科学实验和人文关怀的激烈讨论。在这篇周记里,李颖诗描述了一节解剖青蛙的生物实践课。文中,她用六次“它很疼”来描述一只被解剖的青蛙。

李颖诗这样描述她对这节实践课的感受:“在进行脱皮实验时,不采取任何麻醉措施,用剪刀撕扯下它小腿的皮。我知道,它很疼……进行去头实验时,生剪下头,它却还在挣扎着。我知道,它很疼……进行解剖实验时,挖出内脏,场面血肉模糊。我知道,它很疼……”这节课给李颖诗的心灵留下了什么?“这个周末,每当吃饭看到盘子里的肉时,便心生愧疚。在实践课上那些可怜的青蛙让我明白,不想被别人主导自己,就要学会做一个强者。”很显然,“弱肉强食”就是这节解剖实践课带给这名初二女生最直接的“知识点”。

老师们看到这篇周记后讨论起来。当事老师觉得这堂课的确有些血腥,表示自己以后会注意;而另一位老师则觉得没什么不妥:“人文关怀可以有,科学探究精神也没有错,真要负起伦理责任就什么都不能教了。”那么,认真思考一下,当堂解剖活体青蛙,是教学负责还是考虑欠妥呢?

其实,这位自掏腰包买青蛙当教具的老师,出发点是好的.但这节课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了吗?恐怕未必。李颖诗同学真正学到的是“要做强者”——这显然不是这节课的教学初衷。生物课堂能否拒绝血腥,老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和引导学生,值得我们思考。

(摘自《信息时报》,有改动)

角度一:尊重生命的意识要从小培养解剖活体青蛙对于未成年人来讲,有可能使他们在情感上漠视动物生命,进而导致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因此,在诸如此类的教学中,必须要关注未成年人的心智特点,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活体解剖,用其他方式代替。如果这种活体解剖不能避免,那么教师可花足够的时间向学生阐明尊重生命和活体解剖意义的关联。尊重生命的意识,需要从小培养,从课堂抓起,“从娃娃抓起”。

角度二:科研精神与生命教育应当相互协调。科学教育与生命教育不能顾此失彼,两者应协调发展。科学探究要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否则就可能危害人类,大到各种能够造成大规模杀伤的武器,小到将科学技术用于破坏食品安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这就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初衷;反过来,也不能因为敬畏生命就畏首畏尾,影响甚至非议科学探究。科学教育不是戕害生命,而是探寻生命本源,探索生命规律,更好地呵护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教育要适当地为科学教育服务,有时要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证科研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二者协调发展,才是健康的教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