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圈

作者:浅浅飞

  【观点速递·为己的生活】《论语》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大概已经习惯了为别人而活着,即使在朋友圈中,也是在尽力粉饰自己的生活。而理想的朋友圈应该是这样的:在安静又有活力的氛围中,心灵在共鸣中升华,思维在激荡中提升。

  【适用话题】生活态度;初心;丰富的安静

  (特约教师 周长会)

  老同事客居美国,回国后分享她的“星期二疯狂之夜”。

  他们在周二晚,有一个纯女生的聚会,读了什么好书、去了哪里、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有什么新变化……都是很实在的分享,有这样一个时刻,提炼这一周生活,感受别人一周的生活。他们的中心是“WHAT NEWS”,得到新的观点,学到新的东西。餐后,喝红酒“八卦”,不过“八卦”内容不是明星逸闻,他们只聊身边人的趣事。有一次,友人无意中聊起喜欢的明星布拉德·皮特,居然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看电影就是电影,与明星是谁无关,他们似乎更关心内心的东西。比如他们聊到花园,就谈种芍药的过程。

  听完老同事的分享,我想,这就是理想的交流模式,安静而有活力。这两者之于生活状态,多么重要。在朋友圈流行的年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朋友圈?

  看过一本台湾女作家的闲笔,很羡慕她的“读书会”,类似于朋友圈聚会,并不频繁,每月一次。

  “读书会”倒常见,可是很多不过是为形式而形式。而他们的读书会不一样,成员都有专长,有的是埃及文化专家,有的是专业翻译,有的是南美玛雅文明专家,有的是天文学家,他们定期分享好书、影片、旅行,还设定一些特别的主题讨论,比如他们某一次选题讨论就是围绕“麦田圈与星际文明”展开的,看过《小王子》的人对于“麦田”并不陌生,看过《时间简史》和《平行宇宙》的人对星际文明也并不陌生,这个选题就很有意思,有开拓性,能发散思维……在他们的读书会上,有些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说出几本书之间的关系、脉络,收录的哪几个篇章是相互呼应的,哪几个作者有观点上的差异。有時因为聊得太过瘾,好几个小时不结束……

  为什么会羡慕这样的读书会和朋发圈,是因为这样才能有碰撞和“激荡”。记得一位友人说过的话,要与有活力的人交朋友。也是异曲同工吧。

  对那位客居美国的老同事聊起这些,她倒是说起另一番话,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无意的拓展。她喜欢诗歌,所在的美国小城有个诗歌会,每年会选20个来自不同国度的诗人来参会,用各自的语言朗诵他们国家最有名的诗歌。这很有意思,她听到了各种动听的语言,虽听不懂原文,但意境全都懂。她曾作为代表去朗诵中国的诗歌,朗诵完后,一位老人走上前握住她的手说,我听不懂你的语言,但我听到了你所表达的感动……情境呼应,感动是无国界的。这就是这位朋友带给我的启示。

  说到读诗,她的另一个分享更令我感叹。她先生是医生,非常爱读诗,很多人可能认为医生与诗是不搭界的,可她先生周围的医生朋友都喜欢读诗,他这样解读:一个读诗的医生看的是“全面的东西”,不读诗的医生看到的只是“胃痛”。真好,医生,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简单的事。

  那天,她还有一个小分享:每天喝一杯红酒。她说诗是养情怀,酒是养姿态。这姿态真好,酒会把人掩盖的东西释放出来,是什么呢?

  一杯红酒作为谈话的延伸,这也是有意思的事,生活不只是鸡零狗碎,还要有趣有味,对吗?

  (王传生摘自《深圳青年·创业版》2017年第9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