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走出”的历史

作者:石佳

  亲爱的同学们: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乌江畔、遵义城那英勇无畏的背影,千里雪山上坚毅执着的脚印……

  乌 江

  “纵横天下路,难过乌江渡”,素有“天险”之称的乌江,是一根历史的长弦。滔滔江水,定格了几多悲壮的画面。

  一群衣衫褴褛、头顶红星的人冲破了重重迷雾,来到这乌江岸边。渡口东西两旁、两岸都是悬崖绝壁。站在江边,密云微雨,冷风冰水。佯攻侦察、偷渡、筏渡强攻、架设浮桥……一双双草鞋延伸着执着。带血的脚踝,燃成遍野血红的夕阳。一行行脚印,走向了乌江对岸,走向了举世无双的风景,走出了坚定革命信念的长征精神!

  古城遵义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古城遵义,给迷茫的人们点亮了灯火。那次载入史册的会议上,“打不赢就走”战略的拍板,为革命保存了火种,为战争留存了有生力量。于是,在一座古色古香的木楼里,诗人播下了金色的诗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从此,坚定的足迹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古城遵义,生死攸关的转折在这里开启。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大雪山

  一条曲折的小路,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蜿蜒。生生不息的精神,被铸成金色的丰碑,矗立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记录着一段峥嵘岁月。

  风,不会忘记;雪,也不会忘记,红军曾在这里艰难地跋涉,冻伤了双脚,饿坏了战马;十二三岁的小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忍痛埋下了多少牺牲的战友……“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皑皑雪山曲折路,浸满了炎黄子孙的坚韧和卓绝。今天,大雪山与长城昂然并肩,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构成了新中国的伟岸!

  今昔少年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少体会到寒冷饥饿的滋味,也很难体会到被死亡威胁的感觉——危机四伏,下一秒就可能遭到敌人的攻击……我们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种种辛酸,但是我们不能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不能只享受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安逸生活而不知感恩,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并且奋斗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当你沉溺在网络游戏中幻想自己是所向披靡的英雄时,想一想革命先烈用坚定意志和血肉之躯走出的二万五千里吧!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不仅要接过先辈的旗帜,更要传承老一辈革命家“走出”的长征精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将永远铭记这段用脚“走出”的历史!

  祝: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2017年9月18日

  同龄人:石佳

  >> 点评

  本文选取长征途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用优美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回顾那段历史,并呼吁同学们牢记历史、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作者别出心裁,在每个小标题中都运用了恰当的诗句,既烘托了背景,把读者带回那段峥嵘岁月,又给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指导教师 冯丽)

  >> 本文适用考场仿真试题

  请以“铭记历史/长征精神/当代中学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