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作者:安光系

  【适用话题】珍惜 保护 尊重 知识产权

  最近我在英国大学读书,重新开启了学生生活。当学生,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无论是我在美国的大学经历,还是当下在英国的学生生活,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书太贵。一本普通的理论书,也要十镑以上。多数情况下,我买的理论书都在二三十镑。更夸张的,在美国时,一本书能花去我160多美元。

  书贵,就催生了一个二手市场。临到毕业季,美国大学的风景就是许多人摆上地摊,将自己的旧书卖给其他需要的学生。而学校的书店,也会派人集体收购,整理后根据书本的新旧情况,贴上不同的价签重新上架,卖给新来的学生。

  這是几年前。现在,互联网发达了,虚拟教育软件也成了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现在,每周需要读什么文章,你几乎不用再跑到图书馆里去借,老师早就将电子版给你存好,你直接在网上读或者打印出来就可以了。

  无论是在网上阅读还是打印,都是有条件的。如果在网上读或下载,对方会提示让你选择阅读的天数。我曾试读一篇文章,给我最大的权限是三天。也就是说,三天后,这篇文章我再也不能打开了。如果是自己打印,在文章的开头,版权提示上也写得清清楚楚:该大学是向某个出版社购买了本书的相关使用权的,这本书只能被老师和学生用于教学;学生可以保存这份打印材料,但只能供个人使用;所有的材料,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大学都有权进行销毁和删除;没有版权拥有者的授权,不能进行任何复印;任何老师或学生,都不能扭曲或修改这里面的内容,这样对作者并不公平,也会影响到作者的声誉。

  这只是英国对版权尊重的一个小例子。日常生活中,尊重版权的例子不仅仅存在于大学。几年前我曾和同事走访一家由中国人收购的电视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曾向我们吐苦水,因为不熟悉这里的规则与文化,他们接到过好多次罚单。这位工作人员还跟我们讲过几个小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比如,如果他们正在采访一位新闻人物,对方的电话响了。这时电视台要播放这个画面,就应当支付电话铃声的版权费。如果在酒吧里采访一个人,在播放时则需要支付背景音乐的版权费。

  几年前,我也曾在一家当地华人创办的媒体工作。那个时候,如果出去拍视频,多数情况下要向一些房屋的持有者申请拍摄。因为,房主不仅拥有房屋的居住或使用权利,还拥有这栋楼房的外形、影像等无形资产的权利。当时,公司的摄像师常常为建筑肖像权这样的事情头痛。

  也正因如此,一些大的版权公司,提供一项服务:版权消除。这些公司专门帮一些广告消除诸如建筑肖像之类的版权争议,消除一些潜在的隐患。

  (摘自《新京报》2017年10月27日)

  【素材分析】当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被别人改头换面甚至原封不动剽窃时,当悠闲惬意的一幕被拍摄成广告时,我们会觉得处处受到侵害而渴求保护。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些保护看似死板,实则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着每一个可能置身其中的人。一个太灵活太变通的社会,其结果就是谁都可能受到伤害,不仅仅是知识产权。

  【速用名言】

  1.如果不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再难有四大发明。——中国法学教授 郑成思

  2.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美国教育之父 韦伯斯特

  (特约教师 张亚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