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布拉格

作者:朱佳欣

布拉格的天气总是很好,透明的釉质在湛蓝的天空中一层一层渲染开来,像晶莹的水晶悄悄融化在了浅蓝色的墨水中。

如一位风情万种的美女,淡妆浓抹总相宜:晴天的布拉格,恰如明眸皓齿的少女巧笑嫣然,让人一见倾心;阴雨绵绵的布拉格,韵味无穷,缠绵多情,同样能予人幽思遐想。上百家教堂坐落在城中。如果从巍峨的城堡向城里眺望,就能看到一片美丽的红房顶,无数塔尖林立在蓝天之下,美不胜收。或许只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才能描述出这座“千塔之城”那说不尽的风云沧桑吧。

来到布拉格,有许多事可以做,或许你能跨过“镜廊”,走进卢浮咖啡馆,坐在卡夫卡曾经坐过的地方,细细品一杯咖啡;或许你能有幸找到隐蔽的弗莱古酒馆,目睹一番老波西米亚酒屋的壮大,喝一口蜂蜜酒;或许能赶在烤鸭卖完之前登上斯特拉霍夫修道院观景台,俯瞰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布拉格;或许能走到国家大剧院对面的斯拉维耶,低头,翻翻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抬眸,欣赏静静流淌的伏尔瓦塔河和查理大桥静默相对,历经七百年的岁月流淌与抚摸,这里跟远古一样平静安好,安静得像是秋夜巨大的星空,覆盖着整个半球,却温柔得无声无息。

尼采说:“当我想以另一个字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它的神秘就在于,你不知道你在这座神秘的城市会发生怎样神秘的故事。有位作家曾说,“认识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是迷失。没有目标没有终点,随意在城内漫步,又或是随意跳上迎面开来的有轨电车,任它开往不认识的地方,希冀在街头转角会遇见生命中的惊喜”。

如果说白天的布拉格是城堡、教堂和高高耸立的尖塔带来的神秘,那么,夜晚就是一片灯红酒绿的神秘了。入夜后的布拉格如同一个精灵的城市。旧式马车载着好奇的游客穿梭在广场上,马蹄撞击着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音;城堡的阁楼里灯火忽明忽暗地闪烁,仿佛故事里的公主会随时出现在窗口;酒馆里嘈杂的音乐和清脆的玻璃杯的碰撞声,让人感到温暖与亲切。此时的我们,仿佛置身于古老的传说中,忘却时针的转动,迷失在布拉格……

清晨第一缕阳光抚过的布拉格圣维特教堂,永远都绽放着迷人的色彩;十三眼温泉之水流经卡洛维发利的每一寸土地;高尔夫划破空气的声音呼啸于卡尔斯坦城堡之侧,亦能让人为之神往。树叶被秋风纷扰得绯红异常,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的恩泰大教堂沉寂不语。还有那夜色降临后的伏尔塔瓦河,以及查理桥下被灯火过分渲染的磨坊……

布拉格的美丽随时间流逝在人们心中一点一点地堆积。游人始终是要匆匆离开风景,而对于风景,我们都是过客,不再见也不再怀念。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座布拉格城内。我们可以看见那些过往的历史,但是我们看不见未来。我们走在没有路牌的街道上,不知道前方会通向怎样的出口。我们踩过脚下的小方格路块,都怀着各自崎岖的心情。每一个人都是旅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匆忙地来,匆忙地走。没有人一直停留。

正因如此,我很想于一方墙角,静坐倚靠,垂眸,耳畔微风丝丝轻抚,波西米亚欢乐之声肆意流淌,莫扎特的布拉格交响曲低低响起。眺望,一花一树惊艳的姿态,一江一海磅礴的气势,一山一湖相映的婉约,千年古城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天文钟与雕像庄严肃穆,红色有轨电车叮当驶过,似喧似静,似深沉似孤独,置身其中,可以独享这份静静的喜悦,微微的懒散,也可以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只聆听、触碰、欣赏,或静坐,或漫步,放浪着,迷失着,寻找真实的自己……

这是我想的梦,也是我的梦想。

就像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所写的那样,城市并不仅仅是由石块垒积的,它在每个人眼中都有独一无二的模样。每一座城市都有通往无限想象的可能,文学和哲学就在这种象征的隐喻中获得了思维尊严和审美尊严。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是一部发生在世界浪漫之都布拉格的電影。本文作者围绕布拉格这座城市来生发浓烈的情感,感慨成文,铺陈其事,文辞华丽,故事情节与个人经历相交织,情感抒发与遐思随想相映衬,充满春春期特有的敏感情思与类比联想。她将目光汇集于布拉格的建筑、街道、温泉等事物上,每一处写实都灌注了自己的情感,看似写景,实则在描写自己“寻找真实梦想”的愿望,情感随地点的转换而不断堆积,最终在文末“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座布拉格城内”达到了高潮,引出“寻找自我,成就自我”的主旨。由于前面已经有了足够的情感铺垫,文末的抒情显得水到渠成。综合来看,全文意象造景,各有出处,颇具张力,不过,多重意象的堆砌多少使文章的表情达意受到了一些影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