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祖”方言

作者:马肖肖

作家王开岭说,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什么是身世感?就像是作家木心笔下“五十年未闻乡音,听起来麻痒痒的亲切感”。古诗有云“乡音未改鬓毛衰”,可是那些远离故乡,不再讲方言的人,还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吗?

记得小的时候,家乡地处偏僻,左邻右舍,一条街都是当地人,除了偶尔碰见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货郎,很少见到外地人,也听不到外地话。我们自小说的、听的都是老家方言,舒服极了。后来上学,学校里推广普通话,要求大家开始讲普通话,大家很难接受将一句话规规矩矩按拼音念出来,而且那时还羞于讲普通话,会被其他孩子戏称“城里人”从而疏远你,那时我们都羞于做一个“城里人”,更愿意做个“乡下人”。

后来,村子里有许多青年人外出打工谋生,接触了外面新鲜的事物,还学会了一口半土半洋的普通话。逢年过节回来,一时改不过口,同村里人讲普通话,人们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立场坚定地嘲讽,而是代之以“城里人”的戏谑。有稍微思想守旧一些的人会在背地里说以为出了趟门,就掂量不来自己几斤几两之类嘲讽的话。

再后来,我外出求学,到了那个城市之后,发现大家都讲普通话,尽管夹杂着当地方言,但是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什么羞耻的事情,反而觉得理所应当。我也不得不跟随他们的脚步,尽管刚开始有些难以启齿,周围的人都说着不伦不类的普通话,有时甚至说着说着就蹦出一句方言,引得大家哄笑一番,大家依旧说着,并没有什么大碍。学校开设普通话课程,经过训练,我如今也可以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了。

回到老家,我依旧会说方言,但是我知道,此刻从我嘴里说出的方言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方言了。毫不隐瞒地说,我已经遗忘了一些词语的方言表达,叫不出一些植物的方言名称,忘了一些地名的方言发音,甚是觉得一些方言称谓叫起来不怎么顺口了。我以为曾陪伴我长大的方言早就根植于我的血液,但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它很快就被稀释和瓦解了。

一次在一座城市偶遇老乡,我们说了很多话。许久之后,他问我,我们两个老乡为什么不讲方言呢?我一时语塞,从前害怕儿时的伙伴称自己为“城里人”,如今又担心周遭的人们称呼我们为“乡下人”。

如今我每次返乡,总能在乡间的路上遇到放学回家的孩子,她们说话吐字清晰,生怕念错了拼音。而那些尚在襁褓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许都不曾读过书,但是为人父母的他们也在学着电视里的人物,教自己的孩子如何用普通话叫爸爸妈妈。连我年迈的父亲母亲,现在也不时说几句时下的网络热词。

2018年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去世,微博上火起来了一句话——“我们到了一个失去的年纪”。要培养一个人的“身世感”,做一个有“祖”的人,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记住我们的方言,可是我们现在正在失去它。也不知道这种失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失去已经无法阻挡。那些忘了乡音的人们,大抵都漂泊在异乡的土地上,本以為漂泊在外,方言是我们唯一的行李,如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遗忘了它,我们还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到自己的“祖”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