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尽信书不如无书”

作者:陈慕涵

《中庸》曾言,学习之道在于“博學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于学习而言,博览群书只是其中一步,要想真正地学习,更离不开慎重的思考、勇敢的质疑,以及切实的行动,才能让知识勃发出新的生机。

纵观历史发展,时代的进步往往都离不开打破陈旧的崭新思想。商鞅推翻了旧制,大力变法,使秦的实力飞速增强。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发现自由落体的真相,使人类对物理有了新的认知。陈独秀冲破思想禁锢,开始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反之,这些伟人如果没有“不尽信书”的意识,相信所有前人之词,墨守成规,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时代的发展。由此可见,一个创新的民族往往都伴随着冲破陈规旧论的思想,一味相信书本,依据前人,是不会有新的突破发展的。

只相信书本而不知变通,不但会失去创新的意识,还会导致错误的发生。近年来,各地兴起了“国学班”“女德班”的风潮,许多家长慕名而往,甚至连字都认不全的小孩也被送去“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随着媒体的曝光和各部门的调查,发现许多所谓“国学班”“女德班”竟教授一些多年前就被摒弃的糟粕思想:女子要“三从四德”;丈夫打骂时,妻子不能还手,要忍耐……甚至女子单独取外卖都被视作不洁之举。学习传统文明礼仪,出发点是好的,可因为这些只照搬古人作品、思想,麻木相信所有前人著作,而不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人,让灿烂的文化遗产变了味,忽视了其中真正的时代价值。只知依照书本,人会变得麻木不仁,书本也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

“不尽信书”,并不意味着“不信书”。魏征曾劝唐太宗:“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质疑创新往往是建立在丰富的书本知识积累上的。只有饱读了诗书,收获了知识,才为质疑书本和日后的思考打下根基,继而推陈出新,反之,创新失去了基础,就变得不伦不类了。学习书本知识要有度,不论是“不信书”,还是“尽信书”,都难免失去书本的真正意义,让学习成为浪费时间的一纸空谈。

尽管我们的家长每日高喊创新和质疑,但反观当下教育现状,“尽信书”的思想仍较为普遍,不少学童为了应试、升学而苦读书本,却在类似于洗碗、扫地等基本生活问题前手足无措,究其原因,竟是“书上没学过”,可笑又可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天赋,当我们抱怨天才难出时,不妨扪心自问,家长给孩子们塞了无数的课本、资料和教辅用书,可有没有鼓励他们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索那些书本上没学过的知识?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们应该成为一个只读书的人,还是一个懂得创新,大力发展自己特长的人?

陈寅恪在王国维墓上写道:“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唯有独立的思想,冲破常规的创新,文化的推进才能生生不息。尽信书,是时代的悲剧,更是思想文化的悲剧。

有生命的人不应拘泥于没有生命的书本。唯有不尽信书,文化之火方得延续。

(指导教师:陈婷)

评点:王莹

这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议论文,大量古文和史料的娴熟运用展现出作者扎实的知识功底。开篇入题迅速,能较快地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主体部分论述深入,正反事例结合,并用魏征的话佐证自己的观点,深入分析“不尽信书应有度”,并联系当今现实进行论证,深刻有力。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止局限在对“尽信书”的批判上,还联想到现在家长一味给孩子灌输知识,却不鼓励他们自己动脑思考的现实问题,给论点赋予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发人深省。如能在文笔上有所提升,加入一些振聋发聩的句子,会让文章显得更加灵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