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作者:兰斯远 王牧云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距离无处不在。或有形,或无形;或天涯,或咫尺;或人与人,或人与世界。距离可以产生美,也可以产生隔膜。

请以“距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无法归零的遥远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兰斯远

小时候爱做的事,是追着空中的一片云,固执地从城南追到城北。望着悠然远去的云,怅然若失。

那样的遥远来自于无法归零的距离。长大后的我深切地感受到生命被诸多这样的距离所裹挟:差一步就能追上的公交车,一道令人束手无策的数学题,落后两分而失之交臂的中学,曾经要好而如今连名字也忘却的音讯全无的朋友……成长使得我将这些距离不断缩短,而最终却总有一条断崖横在我的面前,召回我幼时追逐云朵的失落感。

手可摘星辰,这样的事情只出现在诗人的魄丽想象之中。而现实,我们总在被无法归零的距离所压倒,有时失望,有时迷惘,有时自暴自弃。我们的行走范围决定了我们全部的世界,太多事物正如一片云,仅仅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却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因为触碰不到,所以比天涯的遥远更遥远。

面对无法归零的距离,我放弃了。以为将那些白白浪费的精力收回,便可将我的生活推向更高更远的境界。然而事与愿违,当我不再试着缩短那些永远无法归零的距离,生命忽然变得乏味而无力。

正是因为不去追逐,遥远才无法归零;正是因为心甘情愿浪费,无法归零才拥有它的意义。

踮起脚尖,你会比原来更加接近星空;不断前行,你会比站在原地更加接近幸福。面对分割了我与梦想的断崖,我以当年那个追逐云朵的孩子的心智思考:生命的价值与幸福感并非来自于触碰到目标的那一刹,而是时刻确信自己在向前走,时刻确信自己在接近我们所在追逐的东西,时刻确信在缩短与理想的距离。无法归零的遥远,说到底就是我们做了,但是失败了;失败了,但是心甘情愿地无悔。奔跑在无法归零的距离,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重新出发中获得成长。

倘若给我一个长长的假期,我愿重新做回一个儿童,追逐一片云,从城北追到城南,明知无法归零而满怀热忱。

距离造就天堂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王牧云

“人与人交往的时候,最美的是中间那段距离。”卡尔维诺在《树上的男爵》中如是写道。

尘世中的每一个生灵都有其锋芒与棱角。靠得过近了,这些锋芒便化作尖利的剑,扎痛彼此心灵;离得过远,便会将其与这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所混淆;只有保持了恰当的距离,方可做到彼此相安,既可欣赏其独特的个性辉芒,又可避免不必要的心碎与气恼。

对人如是,对物、对世界亦如是。距离在双目与这世界间架设了一张名叫“美”的屏障。万事万物都不是圆满的,但未必我们中的所有人都能悦纳与包容这些不圆满。而距离便是一只装走了那些挑剔、尖刻与偏见的口袋,留下的是一份喜悦与欣慰,因而使我们心怀美好地向未来进发,坚定而执着。试想当一切都失去了距离,那些令人遗憾的缺点都明明白白地暴露在眼前,又让我们如何怀有对美的希望与热忱?

塞缪尔·柯勒律治在手记中作出了一个浪漫的设想:“如果在梦中,你去了天堂,还摘下一朵奇美的花朵;如果当你醒来,那朵花就在你手中。啊,于是会怎样?”我想短暂的惊喜后便会是失望,既而是厌弃,我们会发现它的尖刺、它花瓣上的残缺与它日渐调零中流露的衰朽气息。如果我们想要永远欣赏一朵花的美好,那么最佳方案便是与它保持一个梦境的距离。

我想,这是接纳距离的最佳心态与方法。距离之美的实质是缺憾之美,是此岸与彼岸间永远无法企及的无奈所带来的幻想与慰藉之美。莺莺与张生的爱恋过程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因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才会显得尤为美好;而在白纸黑字间读着他们的故事的我们,也正是由着书页与我们的生活的距离,才感怀到其中的真情之美。卡尔维诺这样评价着柯希莫的生活:“住在樹上的柯希莫与地上的人们如此和谐生活,是要感谢叶子从枝头落到树底这段距离,彼此遥远所以彼此安详。”带着这种安详继续着遍布距离的生活,才会发掘身边那些潜在的美好。

不要抱怨我们与天堂的距离吧,天堂毕竟是由距离造就的。

(编辑:于智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