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律动

作者:林侃

【本期赛题】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叫“二倍速”。所谓“二倍速”,就是在观看视频时将播放速度调快至原来的2倍,既节省了時间,又不会遗漏重要的情节。很快,什么“二倍速吃饭”“二倍速读书”等说法纷纷冒出来。这个现象引发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表示“二倍速更适合快节奏生活”;有网友感叹“当代年轻人时间有那么紧张吗?什么都要开二倍速?”;也有网友表示,“二倍速”会形成坏习惯。

据此表达你的观点,写一篇文章。

老舍先生曾经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情有雨,滋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我很欣赏先生的哲学,因为我也同样以为生活的节奏是需要有慢有快的,有时我们甚至需要更多的慢,去体味生活的曲折,琢磨其中的滋味。

可这样的真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现如今有不少年轻人过着“二倍速”的生活,无论是看视频,看书,乃至于吃饭,都希望能够以二倍速来完成。现代社会的节奏也的确是变得越来越快,适应外界和调整自己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必修课,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单纯地调高自己的速度以追赶时代。这种做法可能会让我们在物质上和现实上有所收益,却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我们的日子变得单调,进而磨钝我们的感觉,降低我们对生活的敏感度。拥有“作家们的作家”美誉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说过:“轻盈不是羽毛的轻,而是飞鸟的轻。”同样的,我们也不需要机械的增长和没有感情的速度。因为更多时候,给生活渲染上温度和情趣的,是在我们自己的日子里慢慢律动,摇摆出适合的节奏,体味出恰当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很难在“二倍速”的状态下被精确地捕捉。台湾词作者钟永丰面对快速发展和自然的碰撞,写下过这样一首《种树》:“种给虫儿逃命,种给鸟儿歇夜,种给太阳长影子跳舞;种给河流乘凉,种给雨水歇脚,种给南风吹来唱山歌。”我想这样的词,这样的情感,这样的力量,并不是发源于速度的,相反,这是在种一株树,希望去埋下一点向生活里扎根的坚决,用耐心和热爱来给予它营养。我们急需这样大的情感付出,是因为大多数时候“慢”并不能给我们带来肉眼可见的效果。从这里,你寻不到那些利润,却可以得到对文化、时间和我们自己更好的体悟和理解。也许这些东西解决不了你的客观困境,可若是你对这些一无所知,那么,你连承载这困境的生活都未尝好好活过。

当然,放慢生活的步伐不代表碌碌无为地混过日子。放慢,是为了更好更细致地去观察这个世界,从而得到更多的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到:“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说的就是一种愈加深入之后习得真理的智慧,而这样的哲学,必定需要我们用更加细致的思考和审视才能获得。而打开“二倍速”人生是无暇顾及细节的,自然也就无法去看清那些精妙细微的地方,常常只能瞥到表面的鱼虾。而慢节奏的生活也不是慵懒随意地享受节奏之外的时间,那样我们还是拘囿在自己的、物质的狭小世界里。因此,放慢节奏,也意味着放大观察,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凝结在细节上,产生更多联想,生发出更深入的思考,进而得以看见我们生活里潜行的蛟龙。

作家朱天心说:“你能耐烦地写好你的十五六岁,日后才有可能写好你的五六十岁。”因而我们实在不必去追求“二倍速”的生活方式,倒不妨尝试在自己的律动中耐心地行走,让自己的每一步都有滋有味。

(指导教师:张晗/编辑:李跃)

评点:余春玲

“生活的节奏是需要有快有慢的,有时我们甚至需要更多的慢,去体会生活的曲折,琢磨其中的滋味。”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论证部分三个自然段,分别指出了“二倍速”生活的三点不足:导致我们的日子单调,进而磨钝我们的感觉,降低我们对生活的敏感度;不能深入、尽心地体味情感;缺乏细致的思考和审视,无暇顾及细节。击中了“二倍速”生活的“七寸”,体现了一定的思考深度。特别可贵的是,文章援古引今,用引证法说理。

不足之处:观点应针对“二倍速”生活提出,从作文材料看,“二倍速”生活是讨论的话题;对自己的看法应加强阐述,如第二段,只是简单地摆出了看法;引用应精当,文中卡尔维诺的话可删;辨证思考最好体现在“二倍速”生活的适用范围上。

【下期赛题】

①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出名早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资源,易于取得更大的成功。

② 张国福原名张国富,是我国第一批特等战斗英雄。他复原后在家乡当了农民,改名为张国福,隐姓埋名四十多年,连他的妻子和子女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直到病重住院,他真实的身份才被发现,住院第二年去世。

③江西九江一名15岁的女孩儿为出名想当“网红”,受到并不了解的网友的怂恿,突然离家出走。多地民警接力找寻助其回家。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你对“成名观”的认识与思考的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