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我的博弈

作者:明灯

成长,就是一场盛大而永无止境的新与旧之博弈。这不仅仅指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的思想提升,事实上,科学家早已论证,每时每刻人体的细胞都在不断更替中,而每若干年,人体的细胞就会完全彻底更换一次——仅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讲,对自我的否定与再认识也是我们每天见到第一缕阳光后的履行日常。

这些年来,作为一名资深“科黑”,我时而感到困惑。或许是“黑”出了感情,在科比退役一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几乎再没有关注过NBA。从当初的不被看好到曾经的NBA联盟第一人,科比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当年名气比他大的球员有,天赋比他好的球员有,但他们早已沦落至NBA边缘无人问津,唯有科比退役前仍十年如一日屹立在联盟巅峰。不喜欢科比,是源于他的张狂、偏执。但是,拿着数千万美元的收入,每天凌晨4点还准时起来训练,每每在危急之刻挽救球队于水火的科比,实在让人不能不钦佩。

所以生活不是黑白分明的童话故事,即使再不喜欢的人身上,也有很多优点让你必须直视。

不久前,青岛一位卖馒头的大爷突然火了,这位68岁的大爷称光卖馒头就能月入6万,年挣70万。而此前,北京一位煎饼摊大妈也曾走红网络,只因顾客拿到煎饼果子之后,坚持认为大妈少给自己打了一个鸡蛋,大妈辩解不过,忍不住说了一句:“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一时间,这些新闻引发的质疑、调侃、自嘲声不绝于耳,不少懒散又迷茫的“白领”开始感叹,“读书有什么用?”“毕业还不是得失业”“不如卖馒头、卖煎饼去”。然而,在艳羡中,也有不解:每天星月相伴,满身油烟,风吹雨打,抢占地盘,冷眼对世情,也是这种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让“白领”换,会愿意吗?

所以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減题,得失之间的分明,需在漫长岁月中去细细品味。

王国维《浣西沙·山寺微茫》中的名句“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初见惊艳,可谓道破人间真相。如今的我们沉溺于信息海洋中,刷刷知乎、翻翻公众号,仿佛瞬间化身为“开天眼”者,成功者的经验和体验灌入自身脑海中,俯视芸芸众生,无所不能。但关上屏幕,清醒片刻,我们也不过是适才俯视下“眼中人”,生活的困顿与柴米油盐接踵而来。虚幻世界可以获得某种快感和身份认同,但成功人士的“不传之秘”,也永远无法真正化为自己的“感同身受”。

所以生活不是依靠鸡汤就能改变,迷茫和惘然之后的顿悟,如果没有行动辅助,也只不过会化为下次的失落。

在这些冠以成长之名的感悟下,每个人小时候瑰丽的梦想,长大后也许都会慢慢褪色。是在沙滩上始终两手空空苦苦追寻最大的宝石,还是让眼前的美好不遗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梦想与现实,选择与放弃,每一次与自我的博弈,都是成长中美好的收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