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节日历久弥新

作者:堵馨月

“5·17吃货节”“5·18理財节”“5·20网络情人节”“8·8爸爸节”“服饰节”“11·11光棍节”“双十二”……一个个新兴节日在互联网时代扎堆到来。虽然兴起时间不长,但颇受一些年轻人欢迎,毕竟,在当天购物确实能带来一定优惠。在年轻人的世界中,传统节日会日渐式微么?近日,中新网一篇《网络新兴节日接踵登场传统节日正在受冲击》的文章引起我的沉思。

是的,随着全球国际化趋势日臻明显,各种洋节日及网络节日给传统节日带来的冲击在所难免。尤其是年轻一代人过节的想法与父辈们大不一样,就是图个“乐”和“爽”,至于过什么节倒显得其次。将我们传统的“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相比较,不难发现:同样都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祝福,一个委婉表达情感,一个坦率开门见山。加之传统节日所用的几乎都是“农历”,不大适合快节奏下的现代年轻人……

传统节日的产生和延续是有着历史渊源的:新年放鞭炮源于先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年兽);端午包粽子表现对屈原洁身自好美好品格的肯定……但在当今这个高速旋转的时代飞轮下,当一个小学生不知何为“端午、中秋”,只知道“粽子节、月饼节”时,我们忧心了;当重阳节时,一个中学生竟不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何时有感而作的时候,我们伤心了;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传统节日被其他国家抄袭变为己有的时候,我们痛心了。我们的传统节日怎么了?

节日本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词。对于华夏儿女来说,节日从来都是清晰且厚重的。它既是清明时华夏共披的一蓑烟雨,又是中秋时炎黄共赏的一轮明月;它既是除夕夜里煮出的一锅锅和和美美,又是元宵节上点亮的一盏盏团团圆圆。节日是一个民族赖以凝聚的力量源泉。这些传统节日的根在中华,五千年的流水滋润着它,它早已与华夏民族生成一体。

尽管传统节日因种种原因受到冲击,但我坚信其不可能被“占据”。我认为应以北大的学术精神——“兼容并包”来客观对待洋节日及网络节日。就比如我们每年过着西方的圣诞节,但是又没几个人是基督教信徒一样。

传统节日是否能在全球化冲击中传承下来取决于我们是否对之抱有信心并且愿意改变。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们惊喜地看到,传统节日已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但一些精明的商家也在利用节日,进行项目开发,以经济带动节日文化的普及。毋庸置疑,有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与人们渐行渐远,一大原因就是节日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失去经济的支持。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弘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必须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我们年轻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去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砥砺前行中的我们应该回过头往后看一看,看看我们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至少通过传统文化应该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发展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它又有一些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有所担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把洒落在四面八方的同宗同族的人凝聚在一起,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下去,让中华民族这棵大树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寒云留言

节日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并不仅仅是因为其传说、因为其代表着什么,而是节日有着浓浓的仪式感。我们知道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相应的各种仪式,各种风俗:春节要贴春联,响鞭炮,要领压岁钱,要给长辈拜年;清明节要上坟,端午节要吃粽子绑五色线赛龙舟,中秋节要吃月饼,重阳节要饮菊花酒……节日的传承靠的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仪式和风俗。而相对于传统节日,不论是网络节日还是外国节日,说到底都是购物的节日。外国节日带给我们的是狂欢,传统节日给我们的却是温馨,这是二者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什么是文化,节日所传承千年的仪式、风俗和内涵,就是文化。文化是骨子里,是这些“购物节”怎么冲,也冲不掉的。

明灯点评

文章提出的观点并不新鲜,难得可贵的是作者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诚如作者所言,节日并不抽象,它是一蓑烟雨,一轮明月;是和和美美,是团团圆圆,更是一个民族赖以凝聚的力量源泉—— 一言以蔽之,节日是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看看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迁徙的“春运”,我们能感受到潜藏其后的民族凝聚力。

而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寻找节日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节日不是无中生有的,五千年历史中流传下来的节日莫不蕴含着浓浓的人文底蕴和精神财富。传统节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就是我们对抗“洋节日”的最大依仗。相信随着作者这样的青年越来越多,我们不仅仅能固守阵地,中国节日更会走向世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