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誓旦旦,何故其反?

作者:张月瑶

《氓》作为《诗经》中的经典名篇,语言高绝精炼,情感真挚动人。短短二百四十字,记述了一段悲剧的婚姻,一个痴情女子从沃若桑叶似的青春焕发,到黄陨枯叶般的芳华逝去的惨淡一生。反复咀嚼着诗中的字句,掩卷沉思之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无疑,《氓》讲述的是一段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悲剧婚姻。

在慨叹这段婚姻悲剧的同时,我也不由思考:是什么原因最终促成了这场悲剧呢?

易变的故人心

从“氓之蚩蚩”的情深意切到“士贰其行”的淡漠如冰,氓的巨大转变下,也令人感到疑惑:当初那段“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青涩韶光,真的只是逢场作戏的虚情假意吗?氓对女主人公,是否也曾真心相待呢?

——在我看来,曾经是有的。

在遥远的过去,当女主人公花容未消,青春依旧,二人或许也曾有“妾弄青梅凭短墙”的青春岁月,也曾有“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的婚姻期许。二人朝夕相对,燕燕于飞。

可“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一去不返的青春年华和夙兴夜寐的艰苦劳作,夺去了女子获得丈夫欢心的青春美貌。

一面是容颜逐渐憔悴衰老的妻子,一面是年轻温柔的俏丽佳人。当初的真心相对,终是在岁月磨消下消弭殆尽。“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人渐行渐远,情感破裂。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易变的故人心,是这段情感悲剧的内在因素。

士虽罔极,女亦有爽

从《氓》中的“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到《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再到《江夏行》中的“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商人在古代诗歌中,似乎潜移默化地给人以重利薄情的形象。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唾弃氓的负心薄幸,而悲悯女主人公的遇人不淑。

而在我看来:士虽罔极,女亦有爽!其爽何在?

其一,不听父母昆弟之言。俗话说:门当户对。在这桩门第不对等的婚姻中,女主人公却痴心一片,不顾父母反对,兄弟担忧,嫁与商贾。“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当女主人公被遣回家,受到兄弟的冷嘲热讽时,心中是否也曾为当初的固执己见懊悔不已?

其二,轻许他人。“匪来贸丝,来即我媒。”氓不过才刚刚开口,女主人公便忙不迭地应下了这桩既无父母之命,亦无媒妁之言的婚姻。“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甫一发怒,女主人公便软弱地哀求,就连“匪媒不得”的礼仪也顾不得,急忙许诺他“秋以为期”了。

我想问问女主人公:你的尊严呢?你在爱情面前就这么把尊严抛弃了?都说越容易得到的,往往越不会珍惜。人家如此轻易地将你弄到手,日后又怎会珍惜你呢?

寄语痴情人家女,切莫将心轻许人!

女方的固执己见和轻许他人,促成了悲剧婚姻的開端。

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

在这段悲剧婚姻中,男女双方的确各有错处。但氓之所以能在外面恣睢无忌地寻欢作乐,丝毫不顾及家中的妻子,究其根本,还是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

孔子曾在《易经系辞上下传》中说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尊女卑,多么冰凉的字眼,是古代多少男子始乱终弃的免罪牌,又是多少兰因絮果的罪魁祸首!

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是氓“二三其德”的根本原因,也是这段悲剧婚姻的外在忧患。

“旧书不厌百回读,细读深思子自知。”《氓》作为经典佳作,常读常新,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发现!

寒云留言

《诗经》的国风是民间的歌谣,所含范围广阔,这首“卫风”表现了年轻男女相爱结婚,婚后女子却遭受男子冷落和暴力,表现了男子的反复无常和女子遇到变心的不幸。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忠贞的爱情如刘兰芝焦仲卿,如梁祝,如罗密欧和朱丽叶;对爱情的背叛同样如琵琶女,如杜十娘,如元稹《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何时,女性在男女关系中永远都处于弱势地位,不论是先秦时候的《氓》,唐代的莺莺和琵琶女,还是明代的杜十娘,甚至到现在,永远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男尊女卑的社会下,这样的事无法避免,可直到今日,男女平权依然任重道远。作者能够对这篇《氓》做如此细致的解读,可见其用心,从行文中,亦可见其古典文学相当的积淀,解读细致,引证丰富,不失为一篇佳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