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凌晨两点的北京街道吗?我有幸见到过,那是我陪爸爸加完班回家的路上。
暑假的一天,妈妈去外地执行医疗任务,我只好跟爸爸“相依为命”。下午5点左右,爸爸接了一个电话后对我说:“梓轩,一会儿跟爸爸加个班,忙完后,爸爸请你吃大餐。”我一听有好吃的,便答应下来。
我们来到医院,此时的医院已经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变得有些冷清。爸爸把我扔进内镜中心的休息室,就不见人影了。我打量着这间休息室,除了桌子、椅子和沙发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起我兴趣的是鱼缸里那些小鱼,于是我用渔网捞小鱼玩。
过了好久,小鱼都快被我折腾得奄奄一息了,爸爸终于出现了。我忙上去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去吃大餐?”爸爸抱歉地对我说:“刚刚又接了一个急诊电话,还有一台手术。”没等我抱怨,爸爸又消失了。我只好继续等待,无聊地把休息室的椅子从这边搬到那边,又把它们摆放整齐,反反复复不知搬了多少次。我又累又饿,只好站在走廊上盼着爸爸出现。结果,爸爸从我身边飞快走过时甩下一句话:“又来了一个大出血病人,你还得等会儿。”我又急又气,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只好给妈妈打电话告状。
电话接通后,妈妈那边似乎也很忙,只说了一句“你要理解爸爸”就挂掉电话了,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此时的内镜中心安静得可怕,只有不时传来的工作人员的走路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几声家属的哭声。我感觉自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而我身旁还没有火柴。想着想着,我就委屈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爸爸把我拍醒,让我跟他回家。我迷迷糊糊地跟着他,一句话也不想说。走出内镜中心,还有家属等着感谢他。那一刻我好像明白爸爸为什么顾不上我了,因为人命关天。走在昏暗的医院走廊里,有了爸爸的陪伴,这里似乎没那么可怕了。
此时已经凌晨两点,喧闹的北京城万籁俱静,行人寥寥,展现出这座城市的另一面。深夜时分,当大部分人都已沉入梦乡时,武警、医护人员、写字楼里的年轻人还在忙碌着,凌晨的北京也是他们最熟悉的风景。我坐在电动车后座,靠在爸爸的后背上,第一次看到寂静的北京深夜,作为“医二代”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指导老师 陈 曦
名师点评
本文语言流畅,内容生动具体。小作者把和爸爸一起加班的经过写得非常详细,心理描写细致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为一个“医二代”的不易,以及对家人浓浓的爱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