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和小朋友嬉戏时,我经常因为跑得太快导致不停咳嗽。这时,奶奶都会让我多喝点水。为了防止水变凉,奶奶特地给我准备了专用的保温杯。喝水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瓶盖上没有弹簧,为什么一按按钮,瓶盖就弹开了呢?”
我问奶奶:“奶奶,这个瓶盖为什么会弹开呀?”可是奶奶在炒菜,没有理会我,我只好一个人慢慢想。我找来各种盖子仔细观察:箱子的盖子要动手才能翻开;爷爷的玻璃杯盖要顺着一圈一圈的纹路才能拧开;奶奶的保温杯按一下按钮也能打开,那是因为她的杯盖上装着一个弹簧;门需要转动门把手,才能打开这个“大盖子”……在家里找了大半圈,我仍然没有找到答案。
我沮丧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杯子,一下又一下拨弄着保温杯杯盖下的橡胶吸管。吸管先是被压弯,松手后又弹回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我很惊喜,感觉离真相不远了。我试着把盖子轻轻合上,只留下一条小缝。一松手,盖子又被弹回来。我高兴得像是发现宝藏一般:原来是因为橡胶吸管具有一定的弹力,会弹起杯盖。这就是杯盖能弹开的奥秘。
还有一次,我发现按一下圆珠笔的按钮,笔头就会弹出;再按一下按钮,笔头就会缩回。这是因为笔芯尾端有许多凹槽,长短交替排列,按下按钮时,短凹槽会卡住按钮,顺势推出笔头;再按一下按钮,它会脱离短凹槽,被弹簧推进长凹槽中,笔头随之缩回。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我在小时候发现的,让我感觉很有成就感。那时,我遇到过很多类似盖子和笔的问题,都被我一一找到真相。而现在遇到问题时,我要么上网搜索资料,要么干脆不思考,远远没有小时候那么好学、好问。然而,思考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不思考,又怎么能学得好呢?科技的进步是帮助人类,而不是替代人类。许多事都能自己动手、动脑,不依赖外界,才能更上一层楼。当我们遇到难题时,或许应该仔细思考,而不是上网查找答案;一个人在家里时,或许可以自己做饭,而不是只点外卖……
我真该向小时候的自己学习,做回那时的自己。
指导老师 陈良玉
名师点评
本文视角独特,小作者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生动地记录了自己儿时寻找一些真相的经历,由此发现现在的自己不像以前那么爱思考,进一步理解了学与思的关系,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平时应当多动手、动脑,而不是一味依靠科技代替自己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