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分不清的“的”“地”“得”

“‘飞快的奔跑’什么?又错了?”爸爸看着作业本上的红圈,火又冒了上来,戳着我的脑袋数落道。姐姐在一旁幸灾乐祸,一脸坏笑地说:“嘿嘿,要不罚抄一百遍?”妈妈也走了过来,眼看家庭批斗大会又要上演了,我赶紧捧起作业本跑回房间。

“的地得,的地得……”我一边念着,一边在白纸上乱涂乱画,写出了三个又大又丑的“的”“地”“得”,然后身子往后一仰,呆呆地盯着这三个“de”。讨厌的家伙,明明都叫“de”,却让人根本分不清楚。

恍惚间,眼前的三个字竟奇迹般站了起来。我赶紧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只见第一个站起来的是胖墩墩的“的”。它一把推开“地”和“得”,清了清嗓子,满脸骄傲地介绍道:“我是‘的’,在家里排行老大。我是个‘百货商店’,这里应有尽有,有毛茸茸的拖鞋,金黄的沙滩,广袤无边的宇宙……哦,还有你那甜美的笑容。老师管我们叫什么?对,叫‘名词’。我这里是什么都有的‘名词百货商店’。你要是想‘买’东西,可别忘了用上我。”

被推到一旁的“地”挤了过来,开始大声嚷嚷:“我是‘地’。我和大哥不一样,我可是个‘运动健将’。”说着,它神气地绷紧全身肌肉。我探着脑袋一看,确实比较壮。它继续说道:“我会各种运动项目,后面跟的都是各种动作,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动词’。你看,我会飞快地跑,大声地唱,流利地朗读……这世上,就没有我不会做的事!”“地”越说越得意。

“停停停!”一个尖锐的声音打断了滔滔不绝的“地”。“得”从兄弟俩中间钻出来。它体形修长,看上去文质彬彬。“我嘛,是个评论家!”“得”顿了顿,继续介绍道,“我和大哥、二哥不一样——语文老师怎么说来着?我后面通常跟着程度副词,用来补充说明。比如‘爸爸气得满脸通红,你却笑得一脸得意’。我明明那么重要,你却最容易把我忘记!”说着,它生气地叉起腰。

“对不起,对不起!你们都很重要!”我急忙道歉,“大哥‘的’喜欢‘卖名词’,二哥‘地’喜欢做运动,小弟‘得’爱评论。哈,我记住了,再也不会搞错了!”

指导老师 林 燕

名师点评

本文题材新颖,构思巧妙。小作者将“的”“地”“得”生动形象地比成百货商店、运动健将和评论家,分别将它们的使用方法与“外貌”、语言巧妙结合,使文章充满童趣,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