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

作者:金惠莹

他们是类似的人,有着近似的面孔,却形单影只,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相似,因为他们与群体格格不入。

他们中的一位,在加缪的笔下做着一个卑微而快乐的英雄。

默尔索喜欢住在海边。阿尔及利亚的阳光总是烘烤着地中海的海水,强烈与澄澈构成了他性格的底色。那里的沙子有着烘焙的味道,就像妈妈烤出来的小麦面包,尽管妈妈去世了。他热爱这里,正因为这里像他一样自然。尽管世界顽固得像一块石头,但他却是这石头裂缝里的一株小草,自由地生长。所以,他从不在乎那副冰冷的棺木是否需要哭泣,因为妈妈是安心死去的;所以,他从不在乎那个断头台是否会砍掉自己的头颅,因为死亡是不期而至的;所以,他从不在乎那个颤抖的神父是否会救赎自己的灵魂,因为灵魂是无家可归的。他只知道,这卑微而琐碎的一生,仅能拥有一次长久的睡眠,而他者的喜怒哀乐丝毫无妨,不过是平行世界里无谓的扭曲动作。

他在用短暂的生命进行对抗,对抗压制自身自由的他者;又在用无限长的灵魂进行反思,反思自身的位置。这种与世界没来由却不可调和的矛盾,表现为難以逾越的间隔和置身事外的疏离。

我们称之为“局外人”。

他们中的另一个是黑塞笔下的荒原狼哈勒尔,与局外人相似。

这是一匹于世俗意义上不算成功的狼。他厌恶这个圈子,而又不能获得超脱。他放眼望去,满目都是俗不可耐,却又不知何处能让自己的灵魂获得安宁。他身在的地方,是一片废墟;他游走的地方,是一片荒原。于他来说,没有同伴,没有故乡,这片荒原上只有行尸走肉。那些行尸走肉没有灵魂,他们只能用没有眼球的、深陷的眼窝注视着天空,发出无意义的吱吱声。他们只会以他人的腐肉为食,他们只会以他人的枯骨为杖。一个个笑脸不断在提醒着荒原狼他错了,提醒着他早已深陷泥沼,应习惯于堕落。而他不信这铜墙铁壁。所以,他只能不停游荡,内心关着狼,低吼,低吼,在精神分裂和思想斗争中挣扎。

这是一种强烈的痛苦: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他是所在阶层的局外人。

在同一框架下,黑塞和加缪的精神在背道而驰。我们姑且归纳为预言者对前路的惶恐和当局者对现实的幡醒。

黑塞预感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但他对这个新时代没有明确的概念。他对当下的两种选择都反对,可又给不出新的选择。荒原狼处在两个时代的交替期,迷茫,恐惧,不知所措,又渴望发光发热;希望不被别人同化,可发现自己与众不同时又没有安全感而渴望找到同伴。他幻想着,却又不甘着。他的内心,充满斗争与痛苦、不甘与不安、清醒与失落、安宁与孤独。他不是分裂成两个,而是在深渊的上游与下游,不停地徘徊。

而在悲剧性的、木已成舟的、无可逆转的事实面前,加缪看清了。世界的荒芜显露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这片废墟上,我们还能怎样生存?人生的意义何在?他尝试在普遍的价值制度瓦解之后,重塑人的思考和行动的严肃性。这是一个小人物对罪恶权力的控诉,这是一个无神论者有关人生的思考。

有人称二者一个活在思维的天堂,一个活在思维的地狱,这不无道理。黑塞以浪漫主义的充沛情感和梦幻风格批判或赞颂,尽管像是在喟叹孤寂和虚无,但更表现出了他的“反虚无”。孤独中扭曲了的精神至少曾有一刻,有进入局内的倾向。而加缪把自己完全剥离,冷静地、可怕地做一系列思辨的陈述,局外人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静静地、无所谓地观望周遭奇诡的变化。

然而尽管二者的写作风格不一样,但是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却有着在外界看来不可否认的共同点——孤独。

为什么无时不在的孤独,构成了这些小说当中的主旋律? 是时代。 现代的到来使人变得没有价值。价值的虚无构成了现代的主基调。人们无处寻求信仰,世界逐渐变得荒谬而冰冷。资本的洗刷重新构筑了人们的价值观,它作为另一种意义的上帝决定着社会价值。当每一个人都满足于眼下的安宁与庸碌,却又不遗余力地追求物质上可有可无的满足时,他们的心脏已经无法喷发出热烈而激情的血液了。

现代的到来使人变得缺乏情感。传统以血缘亲疏构建的人际关系网络被打破。不断扩张的世界使情感难以构建、触碰和维持。开阔,带来的反而是寒冷和陌生。人们无法相濡以沫,只能相忘r江湖。当维系人类社会的情感纽带不受重视,传统文化和人道思想必将遭到摧残。越在乎情感追求的人越会被排挤和冷嘲热讽。他们的幸福和追求不被理解,于是惶惑、苦闷、彷徨接踵而来。

所以黑塞笔下苦苦挣扎的荒原狼,以及加缪笔下冷漠自若的局外人,都是时代的价值困境的体现,他们脆弱而敏感地嗅到悲哀的味道。这就是他们共通的地方。

他们谈论意义,他们谈论价值。在无意义中,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意义。

但是,谁也不知道存在的意义。

佳作点评

黑塞和加缪是两个风格气质完全不同的作家,但他们笔下的人物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那是痛苦、挣扎、无人能解的精神状态。现代化浪潮作为罪魁祸首将人的客观世界与主观认知一一撕碎。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十字路口,他们的发声是困境中自我挣扎和寻找出路的过程。文章将两者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认识到位,见解深刻。

(陈玉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