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脉动,万物有灵犀

作者:维唯

“叮,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是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片头。这部纪录片由央视纪录频道创作团队打造,一共100集,每集5分钟,唯美精致,就像100首短诗。目前第一季25集已经播完,豆瓣评分9.4分。

《如果国宝会说话》告别了冗长枯燥的历史背景介绍,以文物“亲证”历史的讲述方式,使得文物不再是玻璃展柜后的一个冷冰冰的物件,它们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智慧和灵魂,从其生动的外貌中,更可以想象出工匠在制造它们时所倾注的或欢欣、或洒脱、或搞怪的情绪。通过它们,观众得以穿越时空,倾听国宝背后的故事,感受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审美、精神和价值观。

这部短小的纪录片,虽有迎合当下碎片化时代的趋势,却没有丢掉其本来的初心,厚重的历史文明跃然于眼前,触手可及。这一件件国宝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也会成为我们作文中最好用的素材。

◎拍摄者·初衷

1.通过影像,还原器物

全国有300多万件珍贵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只择取100 件,上至史前,下到明清。仅仅是梳理脉络,选定文物,总导演徐欢和她的团队就花费了一年。分集导演冯雷将这部分工作称为大海捞针,“还捞了好几遍”。入选的文物都是具有文明坐标意义,能够改变、或者推进文明历史的进程。徐欢说,这是“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

千百年后的今天,这些文物静默着,不同时代的人解读还是不解读,如何解读,器物都是不变的。我们无法真的让国宝开口说话,但至少,可以通过影像还原器物本身。

2.记住了,就很好

传统的国宝类纪录片中,大多提供材质、年代、流转等基本信息,视觉呈现也庄重威严。观众如果文博类知识或鉴赏水平有所欠缺,一方面会觉得无法欣赏,另一方面也会在情感上产生疏离感。而将国宝与流行文化联系在一起,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讲述,降低了国宝欣赏的门槛,让年轻人也比较容易地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大美。

纪录片播出之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反响,然而对文物本身的讨论并不多,更多的人还是在刷文采、萌萌哒等比较表层的感受。不过,执行总导演张越佳说:“通过‘萌’记住了文物,也挺好。”

◎拍摄者·镜头

细致,呈现

在文物的视觉呈现上,节目组率先采用了3D扫描技术和数字传拓技术。比如,人们通常认为青铜器是青绿色的,但其实那是经过几千年沉淀之后的颜色。节目组用3D扫描技术进行质地还原,复现了何尊当年金光夺目的原貌。何尊内部的122字的铭文,则是通过数字传拓技术,一字一字清晰的显现。还有一些辅助性的视觉呈现,比如人头壶这集,“星星闪烁的频率,星空转的速度,都经过了仔细的微调。流星划过的时候,人头壶的脸庞会微微亮起来。”对解说词,节目组也是反复斟酌,常常写到20稿以上。由于侧重点不同,有些集的解说词重在传递信息,有些则试图启发思考。

在文学统筹喻江看来,通过国宝,在头脑中与数千年前的时空相逢,而获得感悟,其中的意义也许要大于文物名片上那些干枯的信息。

◎国宝之魅·时间

人头壶——最初的凝望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红陶材质。1953年发现于陕西省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

◇国宝描述

人头壶高22.5厘米、腹颈13.5厘米、底颈6.3厘米。人头与壶浑然一体,双目上视,嘴唇上翘,发型以扁平锥刺纹表示,刻画出一个鲜活真实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面容。

陶,是人类第一次从无到有的实验。从对泥土的把弄开始,人类认识到自身创造万物的非凡能力。初生如光明照耀,死亡如黑夜降临,根源于对生和死的思考,人类开始了对自我的凝望。世界各大古老文明的觉醒,大约都从人像艺术的诞生开始。这张仰韶文化陶壶,只不过是大地留下的亿万张迷惘的面庞之一。这些古人参照自身捏塑出的形象,比他们的制作者拥有更漫长的生命,与大地同寿,至今容颜清晰。

◆备考·精神借鉴

几万年来,图像总打动人心,尤其是关于人类自身面孔的图像。凝望着人头壶上的面孔,仿佛看到具有自我感知和自我反省能力的人類,在与命运、生命与死亡的本质问题上较劲。向往生,对抗死,这所有的力量之和,或许就是生命。

陶鹰鼎——陶,醉了六千年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陶材质。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国宝描述

陶鹰鼎是中国远古陶器中最特别的一个。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塑。仰韶文化以彩陶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鹰鼎是唯一一件以鸟类为造型的。它是做什么用的?又为什么要把它做成鸟的样子?正因为它的唯一性缺乏参考,所以这些问题还在吸引着研究者去探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六千年前中国人的生活器具中,实用性和造型性已经达到非常美妙的融合。陶鹰鼎的造型,带着上古的气息,但更神奇的是它又同时显示出另一种很现代的气质,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萌萌哒”。在这个层面,陶鹰鼎又显示出古典与现代的美妙融合。六千年的造型艺术,精湛至此,令人不禁赞叹。

◆备考·精神借鉴

陶,是时间的艺术,泥土太干,则裂,太湿,则塌。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今天的我们,总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时,六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教给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与时间不较劲。

曾侯乙尊盘——复刻传奇

【战国早期;青铜材质;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

◇国宝描述

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盘体上则装饰了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尊盘出土后,人们纷纷猜测,两千年前的工匠,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直到一名工匠用失蜡法成功铸造了一比一的复制品后,尊盘的制造之迷才最终揭开。这名工匠就是曾经参加发掘的工作人员黄金洲。

黄金洲曾是随州市的文物局长。他太喜欢曾侯乙尊盘了,退休之后,就自学青铜铸造技术。他先在石膏上复制,最后转移到蜡模上,经过不断的失败,终于在20年后的2006年复制出一尊复制品。当他把复制品送到博物馆验看的时候,一屋子的人都震惊了。大家的震惊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做得“像”,而是因为这件复制品做出来,为曾侯乙尊盘的工艺提供了有力佐证。黄金洲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一如他所喜爱的尊盘,沉寂千年,亮相便是传奇。

◆备考·精神借鉴

一个小小的部件,即使是借助现代工具,也需要经过一个月时间才能臻于完美。难以想象的是,那位制造尊盘的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境,怎样的意志,完成了一个如此复杂的作品,让两千年后的人们瞻仰、赞叹。

◆备考·关键词:时间的艺术;最初的凝望;生与死;纯粹;长与短;一生一事;等待;耐心;传奇;匠心……

◎国宝之魅·文明

贾湖骨笛——穿越九千年的笛声

【史前文明,新石器时代;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材质。1986-1987年发现于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贾湖遗址。】

◇国宝描述

上世纪80年代,在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20多支骨笛,这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早期的骨笛可能只是为了模仿鸟叫,以吸引猎物。慢慢地,狩猎之后的欢庆让这些骨笛变成了乐器,再后来,人类的审美不断升级,人们开始需要越来越复杂的乐音。这些贾湖骨笛从最早的五孔,到后期的七孔甚至八孔,正反映着这种文明的进化。

很多人认为传统的中国音乐是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是外来传入的。而七孔的贾湖骨笛,已经可以发出近似今天的七声音阶。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千年前。

◆备考·精神借鉴

九千年斗转星移,生活逐渐转化为艺术。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

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

【商朝;铜、绿松石材质。】

◇国宝描述

这是最早的王字,像竖放的钺。钺是一种兵器,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王权最大依仗是军权。王字由此而来。这是我国博物馆现存的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

商朝人以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所感转化成字符,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被称为甲骨文。这其中蕴含了后代的主要造字方法。以田为代表的象形字,是将物体的形态用文字的线条勾画出来;指事字,则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的符号,如上、下,就是以一长横为界,短横在上为上,在下为下;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成。如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便是酒;形声字,是指由形旁和声旁构建起来的文字。有了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

◆备考·精神借鉴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可见最早的成熟文字。经过演变传承,从祖先的心里流传到我们的指尖。从此,从个体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经验通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中华文明得以塑造和传扬。此刻我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划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何尊——这里有中国

【西周;青铜材质;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出土。】

◇国宝描述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是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迁都成周(今洛阳)之事。铭文中“宅兹中国”四字是“中国”一词目前出土最早的文字记载。

“宅兹”就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在城邦的中心会竖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城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中的国字,有兵戈守护。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朝代更替,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书当中。三千年过去,太多故事被黄土掩盖,但洛阳城繁华依旧。同样被黄土掩埋的青铜尊于1963年在陕西的一处土崖中被发现,后被命名为何尊。尊底的一百二十二字铭文,跨三个千年,将祖先的丰功伟绩,展现在了后人眼前。

◆備考·精神借鉴

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

◆备考·关键词:文明的传承;同与不同;文明的先声;生活与艺术;细节的魅力……

◎链接·拍摄者说

1.@分集导演冯雷:虽然是一件(一集只着重一件国宝),但这一件也许几千年整个的历史都涵盖在里面。每一件也许我们一生也解释不清楚。古人的时间概念也不一样。他也许一生只做几件,所以把他所有的领悟,对生命的态度和认识,对宇宙的了解,全部都做进去了。我们今天所有的精力都被分散掉了。古代人太纯粹了。现代人可以做的事太多,反而不会做事。5分钟,对于现代人随时跳转的注意力而言,太长了;对于来自千百年前,历经沧桑的国宝文物,又实在太短。

2.@音频监制王同:六千年,到底有多久?它是你生命的85倍。它是人类从古猿变成人所用时间的0.2%。它是地球年龄的0.0001%。这些国宝,它们曾是爱情的证物,它们曾是权力的象征,它们曾是交流的媒介,它们曾是感慨于无助与彷徨的倾诉。这些国宝,在有些人眼里,它们是文明存在的证据;在有些人眼里,它们是无法计价的珍宝;在有些人眼里,它们是六千年这一瞬中无差别的诉求。我们看这些国宝,其实是从六千年的长度里,重新认识一下自己。

3.@分集导演潘懿:当我欣赏一件文物的时候,我在赞叹什么?细节,几千年前的细节,几千年以来时间在你们身上留下的细节。这是拍摄带给我的惊喜,近距离观察到文物身上的细微。这是物与物的不同之处,也是文明中的共通之处。想用“千载难逢”来形容这个契机,却微不足道。当我和你之间只有空气,这空气就好似虚无的时间,消散。你在我的眼前,是我看见了你身上散发的久远的人性,还是你看见了我……在这样奇妙的因缘里,我相信,相遇相识都是值得珍惜的。

编辑/关晓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