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背景知识储备充足

作者:费明富

实用类文本有效阅读,相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来说,需要较少的背景知识支撑。但是若忽略这样的背景知识,一样影响考场快速有效的阅读。这不多的背景知识数列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形。

一、说明议论,各得其所,各有其貌,模糊不得

作为表达方式,说明和议论是实用类文本的主要表達方式。不同的具体篇目,其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还是议论,也各有不同。如2017年全国课标卷三套试题中的实用类文本,其中卷Ⅰ、卷Ⅲ 中的是以说明为主,而卷Ⅱ则是以议论为主。表达方式不同,阅读策略自然有别,题干表述也随之不同。这里主要谈谈说明的阅读。

何为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用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磁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这段文字来自于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中的材料四。这是一段典型的说明文字,属于事理说明。说明思路是说清楚国家地理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成就的原因。这原因既是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也是其独特的制播运用模式。它的制播运用模式有何特殊呢?作者又先概括说,后以国家地理频道为例具体说。概括说的内容,我们这里临时给加上的下划波浪线,对这一局部说明语言的考查,命题人采用了思维导图形式,让考生判断。这里暂不细究,下一部分专门来谈。以国家地理频道为例谈的文字,我们加了下划横线。这部分说明的文字,命题人以一道主观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直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的形式进行考查。这道题赋4分,题干中有“概括”“说明”字样。这里明确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直播运营模式方面的特点,也有利于考生根据其他文字材料明确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在直播运营模式方面的特点。反过来也成立。所以请看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在直播运营模式方面的特点的文字。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这段文字来自于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中的材料三。从这里说明的文字看,央视记录频道的特点说得显豁,即“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同时,该段中的下划波浪线上的文字,相对于材料四下划横线上的文字,无疑显得概括凝练。换句话说,材料三,采用分类和对比说明的特点,语言富有概括性。材料四是具体说。两则材料可谓虚实相生。能见出这一特点,再具有其他背景知识(参加下文三),对这一主观题的回答也就不难了。答案为:①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直播运营模式方面的特点是制播分离模式。

二、思维导图,强势来袭,喜纳新生,助我成就

思维导图,近几年走进高考。就全国课标卷而言,2016年在语言表达模块漫步,如第17题;2017年“窜”至实用类文本阅读中。2018年高考“窜”至哪一板块,似乎都有可能。

这就是思维导图,层次性清晰,概念上下位关系一目了然。借助这样的思维导图,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或许习惯话题思维、关键词思维,今后也要喜纳思维导图这一学习领域里的新生事物(只是相对于那些刚刚接触思维导图的考生而言)。对思维导图的熟悉程度,成为我们阅读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的重要背景知识。如上文材料四中加上下划波浪线的文字,当年高考就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考查。如下图的C项。

上世纪90年代高考科技文阅读,选项拟定过于灵活或说随意,判断选项是否正确不能很好地显示考生理解文本的清晰度。而这样的选项,显然是在追求考查考生对文本材料理解的清晰度和准确度。C项相当于说了两句话:①美国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把节目提供给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这里的两小句话都能得到文本的支撑,所以是梳理正确项。鉴于这样的现实,我们要主动走近思维导图,不断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增强对教材的理解,也有意将有关思维导图文字化,在图文互换中感受它们各自的佳妙处。

三、发现转化,理解加工,既不生头活剥,也不脱离文本

这也是作答实用类文本试题的背景知识。2011年全国课标卷实用类文本《下笔不觉师造化》是该系列的经典试题,所以近几年国家考试大纲“题型示例”都将其作为样题。这样的样板试题,我们不可因为其为2011年试题而忽视它。《下笔不觉师造化》,其传主是黄宾虹,文本开头一段就是议论。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针对这一议论段落,高考命制试题——“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当年由于相当数量的考生,未能真正理解这原因所在,只是简单抄写原文,结果分数很低。这是一个议论性段落,观点表述算是很明白了,那就是“隐居促成黄宾虹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原因无外乎是阐释“隐居”作用的具体表现。如第①句,“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其实就是隐居生活,可见该句意思为:隐居让黄宾虹少了应酬杂物的时间,而多了深思内省的机会,且更有利于在画中融合自然与生活。第②句,可以首先整合为: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蓄积已久的思考和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而“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蓄积已久的思考和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则正是隐居生活带来的效应。可以表达为:隐居带来了“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蓄积已久的思考和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从而促成了他画风的突变。第③句说“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而隐居是一种独处的寂寞,可以带来“眼明心清”,所以该句可以整合为:隐居是一种独处的寂寞,可以带来“眼明心清”,从而使黄宾虹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可见,理解是硬道理,没有到位的理解,就没有满分答案。

这里主要讲的是学会转化。其实,句式变化一直都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考重要的关注对象。只是近几年高考没有在语言表达部分专门设题考查句式变换。为此,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式的变换。这里强调的是根据不同的陈述对象,对句子进行变换。这种能力在现代文阅读中常常用得到。如上文提到的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中的第9题,考生作答误区首先表现在只是根据材料四,而不能或未能发现材料三;其次表现在不知道根据“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参照材料四,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直播运营模式方面的特点为陈述对象,进行变化,造成“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遗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