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考的合合分分(下)

作者:靖洁

我们不必要担心2018年文学类文本是考小说还是考散文,因为无论考哪一文学样式,都会面临能不能快速准确读懂叙事性和描写性语言的问题。我们也不必要担心2018年实用类文本是考传记、新闻还是考科普、报告,因为无论考哪一文章样式,都会面临能不能快速准确读懂说明性和议论性语言的问题。从读懂不同表达方式的文本入手去备考,这也是整合的思维。而在具体应对某一种文学样式的时候,我们却又需要化整为零的思维方式。

一、整零————意在将学习对象具体化明细化甚而问题化,便于深刻的接触与感悟

学习总是离不开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深刻接触和感悟。惟其如此,学习才能发生。明确学习对象,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据此,我们面对颇具综合色彩的语文现象,要学会具体化。如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怎样提升我们对叙事性文本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这个问题所包含的子问题就比较多。临考时,我们最好对照自己熟悉的篇目(或者是教材中的某一篇目,或者是高考真题中的某一阅读试题,或者是自己选中的质量高的模拟试题阅读),将问题具体化,自我检测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表现,以做到“成竹在胸”。假如我是考生,我就假借鲁迅《祝福》。因为这篇小说的例子功能相当强大,几乎具有所有高考叙述性作品真题涉及的“知识点”:①分析人物性格,诸如祥林嫂、“我”;②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其中各种描写类型都能从《祝福》中找到典型实例;③分析次要人物之于作品的作用,《祝福》中最多,“我”、卫老婆子、柳妈等哪一个都很典型;④分析某一局部片段之于全篇的作用,该文有倒叙、插叙,有次要人物之间的对话等;⑤分析典型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都十分典型;⑥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或主旨挖掘,《祝福》的难度颇具挑战性……不同的目的,还可以有另外的具体化。下面就是对《祝福》另一角度的问题化。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文中这“新年的气象”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从第一段、第二段各举一例回答)

2.“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

3.“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反复说有什么好处?

4.“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祥林嫂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文中对“四叔”、本家和朋友“都有什么大改变”的反复交代,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勿勿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请问“我”“很觉得不安逸”的原因是什么?

7.“‘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极有用”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8.作者描写“短工”的为人冷漠可谓淋漓尽致,请结合文中相关细节加以说明。

9.作者賦予了“祝福”怎样的含义?请根据文意加以阐释。

10.请赏析“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这句话。

11.“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文中哪些词语与之相呼应? 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1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 “祥林嫂”的画像

——谈谈《祝福》的肖像描写

(2)以形写神

——试析《祝福》的神态描写

……

假如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回答,2018年高考无论是考小说还是散文,我们都有应对的资本和自信。

二、整零——换一种思维,可能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备考奇迹

面对实用类文本备考,教师和考生都在纠结:2018年高考是考新闻、传记还是科普、报告?言外之意,是要知道考哪种样式,就选择哪种样式的文本模拟训练。其实,无论考什么,都是考说明性的文字或议论性的文字怎么阅读的问题。

而且可以肯定是高考实用类文本是以非连续文的形式呈现的。这样,我们本着分的原则,坚持两个方面的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强化照应的感知,二是加大压缩语段的训练。这里请看2017年全国课标卷Ⅰ第9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直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涉及的两个语段。材料三中的“(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和材料四中的“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构成虚实照样的关系。这种照应关系,是答题的瓶颈。

照应的把握,不仅在非连续文本中很重要,而且在文学作品赏析中一样重要。这里以文学作品为例,助你临考一臂之力。如在照应方面颇具训练价值的有鲁迅《拿来主义》、翦伯赞《内蒙访古》、吴伯萧《猎户》等,也有《孔雀东南飞》《窦娥冤》《林黛玉进贾府》等。这里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以启迪你的思维。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这是刘兰芝对丈夫的真情自诉。它使用排比兼互文的修辞方法,讲述自己自幼在娘家接受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标准的素质教育,既表现出对自身素质的自信,又流露出遭遇人生苦楚的不甘。对此,焦仲卿没有任何异议,因为多年的夫妻生活,给他的感受是“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而且焦仲卿还把这话直接诉诸母前,致使自己遭遇母亲的鄙视而在所不辞。

与“十三能织素”句组照应的句子还有刘兰芝与婆婆的辞别——“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话与“十三能织素”句组所表信息相左,必有真有假,而真真假假中传达出人物微妙的关系。刘兰芝本来是知书达理的,但是婆婆却说“此妇无礼节”,而知书达理的刘兰芝只能顺遂婆婆的旨意,检讨自身,不是在自己的丈夫面前,也就不能再自信于良好教育和素养了,否则,就是忤逆之子,非孝顺之徒。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知礼仪”,这是母亲见不请自归的女儿时所言,是惊慌、失败与困惑心态的呈现。曾经对你施以良好的教育,就是希望你能婚后生活得幸福,为何具有良好素养的你还要遭遇这样的待遇?而女儿回应道“儿实无罪过”,进一步强调女儿走到这一境地,完全不是个人的素养出了问题,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悲伤旋风迅速袭遍全身。

与“十三能织素”句组照应的句子,不能不提“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这组句子,运用互文手法,真实表现了刘兰芝“裁衣”的精湛技艺和娴熟技能,让“十四学裁衣”和“十四能裁衣”得到最有力的回应和支撑。

诗歌紧紧围绕“十三能织素”句组做文章,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无常——遭遇悲惨处境者,若是因为自身素养,那引发出来的思考是一种情形;而个人素质全面者,若也遭遇悲苦命运,那引发出来的思考是另一种风味。有人解释为命运,女人是菜籽命,命中充满无常与变数;有人解释为文化,传宗接代是硬道理,女人的感受可以忽略不计;有人解释为人性的卑劣,自私、狭隘与阴暗等导致人强烈的控制欲,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才善罢甘休,至于结果如何那另当别论……因为类似的悲剧似乎没有真正停止上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