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_______

作者:朱秋悦

题目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新年伊始发文《新的一年,学会拒绝》,文中说道:“行走于世间,接纳或拒绝,爱或不爱,放弃或执着……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

请你以“拒绝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题解

这是一个“后空型”的半命题作文,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这样的作文形式,其灵活度介于材料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半命题作文的立意,往往在补全题目时就已经显现,或表达自己立世处事的人生观,或表达对某种社会现象的不认同……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在于新颖巧妙的补题。如果思维无法打开,想法单一,缺乏创新,很容易出现题目老套、与他人题材撞车、缺乏独特性等问题。如何把半命题变为有利于自己发挥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因此,要掌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下面重点谈谈本题的补题。

一 推敲词语,辨清题意

对于题目中已经呈现的词语“拒绝”要准确把握,拒绝意为不答应、不同意,表达的是一种主观上坚定的情感态度,由此可能带来行为上的后续表现。根据材料中贾平凹的话,这应该是一篇表达态度、展示个性的文章。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他人的无理请求时,当我们面对我们不认同的行为时,当我们反思自己的不当行为时,我们都需要勇敢地表达拒绝的态度。

拒绝这一动词后可以接的宾语还是很丰富的,只要我们把握了题目要求,打开思路,可拓展空间还是很大的。如果词语意思把握不到位,题目就会出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有歧义等问题,比如这类题目:《拒绝自己》《拒绝离开》《拒绝他人》。

二 从小处着眼,贴近生活

半命题作文补题最忌“大而空”,只有从小处着眼,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在这次写作中,有部分同学拟题过大,如《拒绝强权》《拒绝剥削与压迫》《拒绝破坏大自然》,这类题目反映的主题往往非常深刻,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得透彻到位,几乎不可能,学生基本上都是将自己看过听过的史实和时事拼凑在一起,简单地发表议论,表达的也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观点,而且这类题目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很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补题还要避免雷同,如《拒绝平庸》《拒绝冷漠》这类题目,因为经常能听到,很容易想到。但是如果没有细致观察和亲身体验,也很难写好。应该选取生活中你最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感動的一个细节,用独特的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学生例文

拒绝那双眼睛

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初三 夏宸旸

考试时,教室里静悄悄的。

与这寂静严肃的氛围不和谐的,是同桌在暗中悄悄探寻的目光。过了一小会儿,目光就落到了我的手上,继而“摸索”到笔杆,沿着笔杆滑下,最后停留在试卷上。

目光继续行走着,目的地在我的左手下面,它试图从各个缝隙中钻进去,进行了一番挣扎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我没有为这急切的目光移开左手。

同桌立即换了一副表情。他眯起眼睛,眼角挤出一些皱纹,鼻子和嘴扭曲着,稍稍露出几颗牙齿,脸颊绷紧,一副受苦受难的样子。

我小心地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看自己的试卷。

见一计不成,他的表情更加夸张,几乎要从眼角挤出泪水来了。

我有些为难,只是微微摆手。

他立即悄悄地说:“给我看一眼吧!我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已经急死了!”又稍一停顿,说,“考完了我一定弄懂。”

“可……这是考试呀!”

那期盼的目光、恳切的表情与探求的双手如潮水般又涌到我眼前。

三番五次地,我已经被搅得心神不宁,厌烦之情油然而生,顿时没了好脸色,嘴角下拉,眉头紧锁,露出烦躁恼怒的目光,板着脸恨恨地说:“考试是有规则的!”

他听了我的话,感受到我的恶劣态度后,突然愣了一下,表情仿佛凝固了,眉头皱了一下,微微一颤,失望的神情一闪而过,之后是僵硬尴尬的神态和生气的表情。他闭着嘴,绷住脸上的肉,板着脸,目光呆滞。这时,我才感到自己的语气有些重了。

考完试,我向他道歉,我的态度确实恶劣,但通过核对答案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只会麻痹自己,隐藏问题。真考砸了,痛定思痛反而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考试不作弊是原则问题,必须坚守,就像所有的原则一样,是每个人都不该跨越的底线。拒绝那双眼睛,拒绝违背原则,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人!

教师点评

这是考场中一个特殊的瞬间,面对同桌的违规请求,“我”该怎么做?是放弃原则,罔顾考场纪律,还是坚定地拒绝,做个诚信的人?通过这一件事,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好少年。具体来看,首先,题目补得很新颖,有一定悬念:“那双眼睛”到底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又有怎样的一段故事?这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文章叙事有波澜,虽说只有短短几分钟,情节感却很强。同桌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我”也是见招拆招,最终获胜。文章的一大亮点是细节描写,一双眼睛里全是戏。对于“那双眼睛”的刻画可谓细致入微,形象逼真。文章选材贴近生活,作者十分善于捕捉身边细微有价值的素材,以小见大,写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孩子该有的立场和表现,立意积极且有一定深度。

(朱秋悦)

拒绝[为你好]

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初三 顾靖睿

我一直都知道,妈妈爱我,但我很不喜欢她的“独裁专制”。虽然,自我上初中以来,她已经很注意听取我的意见了,但喜欢替我做决定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她对此的解释通通是“我这是为你好哇!”

我从一年级开始打乒乓球,刚开始打时,我也没有多喜欢。但后来,打的次数多了,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坚持打乒乓球已经八年了,也参加过许多比赛。仍记得第一次参加比赛时,我神色不安地上场,第一局就输了。中场休息时,教练耐心指导我,我满怀信心地重新站在球台前。我紧紧盯着每个从眼前飞过的白影,心情轻松了很多。我脑海里浮现出教练平时说的每句话,过往练习的经验教训也一一被记起。我知道,我必须以最好的状态拼出最好的结果。比赛持续了两天,尽管第一局失利,但经过拼搏,我仍获得了单打第二名的好成绩。比赛结束,父母脸上洋溢着笑容,爸爸抱着我连续转了好几圈。这场景至今仍留在我的記忆中。

上了初中,我越来越喜欢乒乓球了,虽然它仅仅是我的一项业余爱好,但我仍定期参加训练。这项运动让我付出了很多,但也让我收获很多,让我知道什么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什么是锲而不舍,什么是顽强不屈!

初二上学期,学业的压力越来越重,妈妈也开始唠叨了,她想让我停掉乒乓球课,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学习上。但我怎么舍得放弃?又怎么能放弃?一个月下来,不管她是好言相劝,还是恶语相向,我通通拒绝,通通不听,我甚至梦想有一天能当一名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

在苦劝无果的情况下,妈妈干脆来了个先斩后奏,直接停掉我的乒乓球课。我知道后火冒三丈,直接摔了陪伴我八年的球拍,仿佛摔碎了儿时的梦想。而妈妈只说:“这是为你好,你课业繁重,哪有时间打球?”事后,我冷静地想,这难道真是为我好吗?

暑假到了,我想重拾乒乓球,可妈妈不同意。我什么也没说,仍然像往常一样完成作业,只不过我每天要花40分钟去健身房打乒乓球。开始时妈妈不知道,因为我只说出去散散心。

有一天,她忽然想看看我在干什么。她发现我和从前一样,专注于每个球,认真面对每一道飞来的白影,她一言不发,静静地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玩手机、看我打球,和从前一样。

我想起了被摔坏的球拍,打算修一修,但仔细检查发现它没有损坏多少,就像从前的梦想。

我拒绝了妈妈,拒绝了她的“为你好”,因为我知道,拒绝了她的提醒,或许会有风险,但如果不坚持自己的主见,或许会断送自己的梦想。所以,我会勇敢地为白己的决定负责!

教师点评

青春期的孩子处在成长的十字路口,向往独立却不能完全摆脱家长的束缚,往往因为沟通困难引发矛盾。是沉默忍耐,被迫屈从,还是坚决抵制,冷战到底?小作者选择了另一种做法,坚定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并勇敢地为自己负责,这不也是一种成长吗?文章所叙述的事情,相信不少同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反映了许多孩子的心声,对大人而言,也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朱秋悦)

片段一

我看了看手表——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在最紧张的初三阶段,我又愉快地蹉跎了一个小时的光阴!端起那杯热牛奶,我只觉得那杯子烫手。不,烫手的不是热牛奶,而是父母对我的期望。虽然我没被抓个“现行”,可妈妈夸奖我的话实在令我羞愧。

我眼里的手机已不再是“救命稻草”,它更像是诱惑我走向深渊的魔鬼。我默默地关机,然后把它放到了书橱顶上。从现在起,我拒绝手机的诱惑,我不会纵容一时的懒惰与玩乐,毁掉自己的美好前程。

——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初三 石芳屹

片段二

我们小学学过一篇课文《公孙仪吃鱼》,一向喜欢吃鱼的公孙大夫却婉拒了别人送给他的鱼。试想,如果他接受了别人送的鱼,那么他就得为别人办事,甚至徇私枉法,最后,他在大牢里恐怕想吃鱼也吃不上了;而如果他拒绝了这条鱼,虽然他吃不上这条鱼,但是凭借自己的俸禄,仍能经常吃到鱼。可见,目光长远的人,才能拒绝诱惑。

不忘初心的人才能拒绝诱惑。苏武牧羊十九载,阅尽人间沧桑,青丝变白发,可唯一不变的是那颗忠心,是那光秃秃的旌节,这样的人,拒绝了所有的诱惑,自然能拥有更高的荣誉。

——南京师大附中树人学校初三 许含光

回到顶部